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缺乏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vitamin B2deficiency

概述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riboflavin),在体内以游离核黄素、黄素单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三种形式存在于组织中。FMN和FAD均为辅酶,与各种不同酶蛋白结合生成各种黄素酶类,参与三大营养素代谢中许多复杂的过程。人类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合成少量维生素B2,但主要供应依赖食物摄入。牛奶、鸡蛋中维生素B2的含量比较丰富,绿色蔬菜中也存在,但含量不高。维生素B2对热比较稳定,但在光的照射下易于破坏。维生素B2缺乏症(vitamin B2deficiency)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受损的改变。

病因与发病机制

1.摄入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供应困难和偏食等原因造成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肉类、蛋类等)和新鲜蔬菜摄入不足,如每日摄入量低于0.55mg,数月后即可出现症状。

2.需要增加

在妇女怀孕和哺乳期、婴幼儿和青少年青春发育期、重体力劳动或精神紧张、外科手术或创伤后恢复期,对于维生素B2的需求量都明显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容易导致缺乏。

3.吸收利用障碍

维生素B2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罹患腹泻、节段性回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维生素B2吸收利用会受到影响。

由维生素B2参与生成的黄素酶有40多种,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某些黄素酶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体的作用,其在组织中的缺乏会造成多种脱氢酶活性下降,同时黄素酶也是许多氧化酶的催化剂和辅酶,因此维生素B2缺乏可以显著影响组织细胞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导致氧化不全、能量利用率降低,以及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2与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尿中维生素B2排出量明显受氮平衡影响,组织生长旺盛时,尿中维生素B2排出减少,负氮平衡时则排出量增多。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赖氨酰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影响胶原蛋白交联形成,以致细胞间胶原支持减弱,可能是皮肤受损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与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与治疗

平时注意选择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使膳食的摄入量达到供给量的标准。进行营养科普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易缺乏的特殊人群应给予强化食品进行预防。

治疗一般用口服核黄素片,2~10mg的核黄素,3次/d,直到出现明显的效果;然后继续给予2~4mg口服,1次/d直到痊愈。同时服用复合维生素B效果更好。阴囊炎局部干燥者,可薄涂保护性软膏;有渗液、流黄水者可用1%硼酸湿敷。一般阴囊炎1周内可以痊愈,口腔病变需2~3周。个别不能口服者,可改用肌内注射维生素B2,每日5~20mg。药物治疗同时,应根据病因去除原发因素,巩固疗效。

作者
王卫平
来源
口腔黏膜病学,第1版,978-7-117-13496-5,2010.12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下一篇:烟酸缺乏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