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asbestosis
石棉肺(asbestosis)是长期吸入大量石棉粉尘引起的尘肺,主要病变是肺部广泛的间质纤维化及胸膜增厚,肺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易并发肺部感染和肺癌或胸膜间皮瘤。
石棉是一类特殊的具有纤维结构且能分解为细纤维的矿物。从化学成分来看,石棉是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钙(铁或铝)和结晶水等组成的硅酸盐,主要有两大类:蛇纹石类(温石棉)和角闪石类(青石棉、铁石棉等)。温石棉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一种,占93%,纤维长、柔软和有弹性。角闪石石棉纤维粗糙、挺直和坚硬。石棉纤维一般长几个微米至5mm,直径为10~60μm,最细的在0.3μm以下。
石棉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造绝缘电器材料、压力板、刹车板(片、带)、密封垫、石棉瓦和隔热保温材料。在粉碎、筛选石棉和石棉加工(弹松、梳棉、纺织)时,可产生大量粉尘。石棉已是大气污染物质之一,应引起重视。
石棉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石棉纤维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短纤维(<5μm)不致纤维化,长(>30μm)纤维使尘细胞行动不便,最终死亡,石棉纤维再被吞噬。这些过程反复发生,导致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由于机械刺激,石棉纤维引起细支气管黏膜出血、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上皮脱落性肺泡炎、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间质和胸膜纤维化。在壁层胸膜可出现不含细胞的胶原性结缔组织的胸膜斑。病变以两侧肺底部最为明显,向上逐渐减轻,与矽肺发展不同。纤维化周围可见代偿性肺气肿,肺气肿往往在上肺野更为明显。两肺可有不典型的小结节。与其他尘肺不同,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进行性大块纤维化不明显。温石棉柔软,易在上呼吸道阻留,所致纤维化较轻。另外,接触石棉尘者,肺内可产生石棉小体(asbestos body)。长15~150μm,宽1~5μm,呈哑铃状或蝌蚪状,HE染色为金褐色细杆状结构。一般认为石棉引起红细胞破裂,铁离子和蛋白质以黏多糖为基质,吸附到石棉纤维上形成石棉小体。
迄今石棉肺发病机制不甚清楚。除了机械刺激作用外,石棉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活性氧(、OH-)和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PDGF)等是主要发病机制。活性氧作用于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导致膜的脂质过氧化,而使膜及DNA受损;细胞因子作用于成纤维细胞,促使细胞增生,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纤维化。有研究发现吸烟可促进石棉肺的进展,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吸烟减弱石棉吸入后的清除有关。
肺组织广泛纤维增生和胸膜增厚,限制肺脏扩张,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明显降低,残气正常或略升高,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可不受影响。肺泡和毛细血管壁增厚,导致肺弹性减退,气体分布不匀,呼出气肺泡氧浓度差增加,导致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和弥散功能障碍。这种弥散功能障碍在本病最为突出,往往在X线胸片能显示病变前,即已存在。肺顺应性降低。早期在运动时出现低氧血症,逐渐于静息时亦发生。并发肺气肿时,残气和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降低,故可有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另外,由于细支气管周围巨噬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扩展至邻近间质,石棉肺早期也可出现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石棉肺。综合治疗与硅沉着病相同。一经诊断,即应脱离粉尘接触。目前,我国石棉粉尘危害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石棉开采与选矿企业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石棉不仅可引起尘肺,且可致癌,因此防尘措施应更严格。同时,对石棉作业工人要加强宣传吸烟危害,说服工人戒烟并对该人群进行长期健康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