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prouted potatoes poisoning
概述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in)俗称土豆或洋山芋,属茄科,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未成熟或发芽的块根含有毒物质:龙葵碱、毒茄碱、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胞质素和细胞凝集素。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碱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成熟马铃薯含龙葵碱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碱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
病理学
茄碱对胃肠粘膜刺激性强,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并可引起溶血,遇酸可分解为无毒的茄啶,高温蒸煮也可破坏茄碱。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溶液或浓茶洗胃,并用植物油、液状石蜡等油类导泻剂导泻。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予以机械呼吸。预防中毒尤为重要,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使毒汁遇酸分解,变为无毒。
作者
万伟国
来源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第13版,978-7-117-11864-4
急性中毒诊疗手册,第1版,978-7-117-0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