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蜈蚣咬伤
蜈蚣咬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entipede bite

概述

蜈蚣的第一对足又称毒螯、腭牙,与毒腺相通。蜈蚣毒液呈酸性,成分与蜂毒类似,含有酶类(酯酶、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多肽类、组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和蚁酸等毒素。蜈蚣咬伤的临床症状与蜈蚣大小、注入的毒液量有关。伤口局部红肿、灼痛、奇痒,甚至出现水疱、瘀斑、组织坏死,以及伤口附近的局部淋巴管炎。全身反应一般较轻微,可有头痛、眩晕、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组织坏死和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出现谵妄、全身麻木,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和昏迷。个别患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轻症患者数日后症状可消失,重症患者多为儿童,可危及生命。局部处理和全身治疗与蜂类蜇伤相同。可用3%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伤口。用0.5%~1%的普鲁卡因或1%吐根碱局部封闭。全身症状处理以维持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局部处理和全身治疗与蜂类蜇伤相同。可用3%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伤口。用0.5%~1%的普鲁卡因或1%吐根碱局部封闭。全身症状处理以维持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作者
徐麦玲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蝎子蜇伤 下一篇:蟾蜍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