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类化学物中以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等腐蚀作用最强,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和氢氧化铵(氨水,ammonium hydroxide)腐蚀作用较弱,但均可造成程度不同的皮肤、黏膜及眼结膜等的灼伤。氧化钠(sodium oxide)和氧化钾(potassium oxide)虽属盐类,但溶于水则易转化为碱。中毒原因主要是经口误服,接触皮肤及眼部可发生灼伤。高浓度的氨气吸入也可严重损伤呼吸道。
强碱类化学物能溶解蛋白及胶原组织,形成碱性蛋白化合物,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皂化时产生热量可使深层组织坏死,因而灼伤初期的程度常不易估计,严重者后期可达Ⅲ度灼伤。局部肿胀明显,丧失液量多,故碱烧伤患者成人总面积超过20%、儿童超过10%时要谨防因补液不足而发生休克。
口服强碱后,口腔黏膜呈红色或棕色,有水肿、溃疡。口腔、食管、胃有强烈烧灼痛。腹部绞痛,反复呕吐,吐出血性胃内容物,并有血性腹泻。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及吞咽困难。全身有碱中毒,出现手足搐搦。重症发生休克和昏迷,为早期死亡原因。后期可因继发感染、胃肠道出血及急性肾衰竭而危及生命。食管和胃黏膜病变较深,后遗狭窄很常见。
氨为强烈刺激性气体,吸入高浓度氨(ammonia)可因反射性声门痉挛而呼吸骤停。一般先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呛咳、流泪、流涕和咽干等,很快出现不同程度喉阻塞和支气管肺损害,如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甚至引起窒息。极易继发肺部感染而发生肺脓肿,常伴有眼、皮肤黏膜灼伤等。参见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4—2015《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诊断》。
碱所致化学性眼灼伤:化学性眼灼伤中,碱所致较酸更严重,占化学性眼灼伤的70%~80%。碱性化学物质能与组织细胞中的脂质发生皂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既有水溶性又有脂溶性。多数患者主诉眼烧灼感、畏光流泪、异物感、刺痛、视物模糊、睁眼困难等。检查: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眼睑红肿触痛,部分形成水疱及溃破,球结膜水肿、充血,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剥脱,部分基质层浑浊,内皮皱褶,少数出现晶体白色块状混浊、眼底视网膜黄斑区水肿、光反射弥散等。烧伤分度依照我国1982年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协作小组通过的分度标准。Ⅰ度:上皮损伤脱落,角膜表层轻度混浊,角膜缘无缺血;Ⅱ度:角膜基质浅层水肿,未累及深层,角膜缘缺血<1/4;Ⅲ度:基质浅层水肿,深层也可受损,混浊明显,角膜呈毛玻璃状,虹膜隐约可见,角膜缘缺血1/4~1/2;Ⅳ度:角膜全层受累,呈瓷白色混浊,虹膜看不清,缺血>1/2。
(一)皮肤黏膜灼伤
现场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清洗的同时即可清除腐皮,以防碱性物质继续皂化加深创面。冲洗时间至少为20分钟(碱灼伤所需冲洗时间比酸灼伤稍长),再用1%硼酸液冲洗创面。冲洗期间应不断用试纸测定创面的中和情况,直到创面的碱性逐渐减弱后停止冲洗。跟酸灼伤一样,可使用“万能洗消液”敌腐特灵冲洗。经局部洗消处理后,应尽早争取早期削痂或切痂,切削痂后24小时予生物敷料覆盖创面,并延迟48小时植皮,这较传统早期植皮具有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恢复效果好、缩短愈合时间的优点。
(二)口服中毒
迅速吞服食用醋、1%醋酸中和。接着服用生蛋清及橄榄油等植物油。禁忌洗胃或导泻。支持疗法为补液纠正脱水,防止休克及肾衰竭。当穿孔危险期过后,应尽早做食管扩张术,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的疗效可能更好。如吞咽困难发生较早,可先放置保留胃管,以阻止食管完全狭窄。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瘢痕形成。对于形成气管-食管瘘的患者,采用镍钛合金被膜支架联合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三)急性吸入性氨中毒
如发生肺水肿,应及早做气管切开,吸出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及脱落的假膜,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早期施行雾化吸入,可减轻呼吸道灼伤程度。参见本篇第五章“有害气体中毒”。
(四)碱所致化学性眼灼伤的处理
1.冲洗应更彻底
至少冲洗15~30分钟,尤其需充分暴露穹窿部,清除可能隐藏的碱性物质。清洗液使用清水或平衡液均可,清洗液总量需达1 000ml(每只眼至少500ml),清洗时间及清洗液的总量比清洗液的品种更重要。对石灰灼伤,应先将石灰粉末擦拭干净,清除结膜囊残留的石灰,以0.4%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冲洗,既能中和碱性物质,又能溶解钙盐,再用大量流水冲洗,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灼伤。重度灼伤(Ⅲ、Ⅳ度)患者需要考虑局麻下球结膜放射状切开,辅以平衡液冲洗,以有效清除结膜下碱性液体,对减少张力和改善角结膜血供有好处。早期前房穿刺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并且进行多次穿刺后效果更佳。
2.抗炎抗感染治疗
早期可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每日3~4次,以减轻炎症反应,消除水肿。严重者全身合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或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和抗生素滴眼液分别使用。也可以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2%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减轻眼碱烧伤的炎症反应,降低青光眼的发生率,促进角膜溃疡愈合和角膜上皮修复,减少因角膜缘烧伤所导致的并发症。在眼碱烧伤后应用皮质类固醇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应用一周左右要暂停,角膜上皮愈合后再第二次应用,而且要低浓度局部使用,促进角膜水肿混浊消失,抑制角膜血管增生。但已发生角膜感染形成溃疡的病例,糖皮质激素应慎用。
3.散瞳
以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每日3~4次,减轻虹膜刺激症状;无效时可用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1次;必要时可结膜下注射强力散瞳剂,以防止虹膜后粘连。
4.胶原酶抑制剂
2%乙酰半胱氨酸眼液滴眼,每2小时1次;石灰烧伤合用0.3%依地酸二钠溶液滴眼,每日4~6次。
5.维生素C
维生素C注射液2~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可连续应用2~3周。局部可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 25~50mg,每日或隔日1次。
6.肝素
结膜苍白缺血者于结膜下注射肝素375U,每日或隔日1次,缺血改善即停止。也可以玻璃酸钠滴眼液内加入注射用肝素375U配成混合滴眼液滴眼,每小时1次,缺血改善即停止。
7.自体血清
结膜下注射自体血清1~2ml,每日或隔日1次,宜于烧伤早期即1周内使用。
8.促进角膜愈合药物
如碱性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及角膜营养剂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等,也可以使用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纤维链接蛋白治疗。
9.手术治疗
对结膜、角膜大片坏死者,可将坏死组织切除,根据病情做自体结膜瓣覆盖、羊膜移植覆盖或行角膜移植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