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生产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少见。
发病机制
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与呼吸道内水分接触后很快溶解,并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及二硫键(—S—S—)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吸入极高浓度时,强烈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也可直接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导致窒息,造成“闪电型”(或称“电击样”)死亡。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1.吸氧
有条件者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次吸氧30~4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日1~2次。
2.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应用。
3.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对有肺水肿、脑水肿、循环功能障碍、肺部感染者给予相应治疗。
4.猝死者立即行心肺脑复苏。
5.亚硝酸钠在急性硫化氢中毒时的应用及疗效,尚有争议,仅在致死性硫化氢中毒患者中考虑使用。
作者
邹和建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3版,978-7-117-11864-4
实用内科学,第14版,978-7-117-17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