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苯丙胺中毒
苯丙胺中毒
概述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amphetamine),苯齐巨林(benzedrine)]、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俗称摇头丸)及其他一些精神兴奋剂。此类药物为非儿茶酚胺拟交感神经药物,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抑制神经元对儿茶酚胺的再摄取,或抑制单胺氧化酶,而兴奋α及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治疗剂量可减少疲乏和产生欣快的感觉,临床上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眠、麻醉药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精神抑郁症、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单纯性肥胖等。因具有兴奋作用、欣快感和降低食欲的作用,导致滥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滥用增长势头迅猛,“摇头丸”较“冰毒”更广泛,且其每片的剂量不一,易导致中毒的发生。本药起效时间和服毒后主观感受与服毒剂量和个体敏感性有关。苯丙胺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敏感者2mg即可发生中毒。一般中毒剂量为一次15~20mg,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250mg,静脉快速注射120mg,即可致死。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在急性口服摄入患者,使用活性炭进行胃肠净化。胃灌洗通常是没有必要的,除非在摄入后不久立即出现危及生命的中毒时,可以进行。疑似填塞体内贩毒者,可行肠灌洗。躁动或癫痫持续发作需要进行苯二氮䓬类药物滴定。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心脏复律、除颤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的血压增高会增加心血管的风险。初始可以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镇静来控制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并产生器官毒性(如心脑血管事件、心肌缺血/梗死)可静脉注射酚妥拉明、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防止血管收缩。α肾上腺素能和β肾上腺素能拮抗剂可用于控制心动过速。心源性肺水肿可用硝酸甘油和利尿剂治疗。严重高热伴精神运动性躁动患者需要迅速进行神经肌肉松弛和降温,可选用丹曲洛林。发病后15~20分钟内控制体温,可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氟哌啶醇可用于生命体征稳定,无发热的躁动患者在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基础上的辅助治疗。

作者
徐麦玲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三环类抗忧郁药中毒 下一篇:阿托品、颠茄、曼陀罗及莨菪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