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trongyloidiasis
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由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其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所引起。粪类圆线虫幼虫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主要临床表现为侵入处皮疹、移行期的肺部损害及肠道寄生期的腹泻等。粪类圆线虫能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感染期蚴(丝状蚴),不同于其他蠕虫,其可在宿主体内不断进行内源性自身感染,因此在不再与外源性感染蚴接触的情况下,该虫可在人体内持久存在。
粪类圆线虫首先由Normand(1876)在越南的法国士兵粪便中发现,尸检中又在肠道、胆道、胰腺管中发现许多线虫。该虫为兼性寄生虫。生活史较复杂,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
1.自生世代
在土壤中进行。杆状蚴吸取土壤中有机物为生,1~2日内经4次蜕皮发育为自由生活的成虫。雄虫约0.7mm×(0.04~0.05)mm大小,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两根,引带相连。雌虫约1.0mm×(0.05~0.075)mm大小,尾端较尖细,成熟雌虫子宫内含虫卵4~16个,后者孵化为杆状蚴。环境适宜时自生世代的生活环可继续多次。如环境不适,杆状蚴蜕皮2次,发育为丝状蚴(具传染性),通过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开始寄生生活。
2.寄生世代
丝状蚴侵入人体后,进入皮下小血管,经血液循环,由右心至肺,继而穿破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多数幼虫由下呼吸道上升,经咽喉部吞下至消化道,定居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上部),发育成熟。寄生世代只发现有雌虫,行孤雌生殖。寄生世代雌虫较细长,约2.2mm×(0.03~0.074)mm大小,雌虫多埋于肠黏膜内,并在其中产卵,每条雌虫日可产卵50个。数小时后孵出杆状蚴,自肠黏膜逸出,随粪便排至体外。在特殊情况(如便秘、肠炎、营养不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下杆状蚴可在体内迅速发育为丝状蚴,钻入肠壁、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内源性自身感染;或丝状蚴随粪便排出时,自肛周皮肤再次侵入,进入血液循环,此为外源性自身感染。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离开流行区后,其体内感染可持续多年,症状可不明显。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污染土壤而感染;在患者体内又可有自身感染这一特殊感染方式。人群普遍易感,免疫缺陷患者(如白血病、艾滋病患者)易有重度感染,致死率高达60%~85%。另外,接受供体器官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具有潜在的供体衍生的类圆线虫病的风险。
本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总体患病率可能超过25%,次为温带地区,例如北美、南欧、日本和澳大利亚,我国以广西、云南等地报道的病例较多。
对于有症状和无症状的个体,无论其免疫状况如何,均应采用驱虫药治疗。治疗的目标是治愈,以防止在慢性自身感染的情况下发展为严重疾病。
(一)病原治疗
甲苯达唑,剂量为300mg,每日3次,共3日,疗效为62.5%,该药可与左旋咪唑合用(复方甲苯达唑),可提高疗效,减少其副作用。噻苯达唑25mg/kg,每日2次,连服3日;重症播散型感染患者连服5~7日。副作用较大,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治愈率可达90%左右。
阿苯达唑10mg/kg,日服2次,连服7日,在重度感染者也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其疗效一般(38%~45%),作为替代药物。
伊维菌素(ivermectin),对免疫力正常患者,采用两剂治疗方案(每日200μg/kg,共2日),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采用四剂量方案(每日200μg/kg,连续2日,在2周内重复1次),持续免疫抑制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国外伊维菌素应用较普遍,可用于重症播散型感染及耐药患者。在我国由于伊维菌素来源有限,对用阿苯达唑或噻苯达唑治疗无效的类圆线虫病患者或超重度感染者可选用伊维菌素。
与其他蠕虫感染的治疗相比,类圆线虫病的治疗更为困难,因为很难将体内虫体完全清除。仅依赖于随访粪便检查阴性结果来判定感染治愈是不可靠的,还需要结合血清学检测才更加可靠。
对重症感染病例疗程可延长、重复治疗或联合用药,如阿苯达唑+左旋咪唑联合治疗。
(二)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有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或脱水者应予输液、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呼吸衰竭等。驱虫前忌用免疫抑制剂以防自身感染和感染扩散。
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预防性药物和疫苗。患者应彻底治疗以防止反复自身感染。高危人群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应进行相关检查,恰当处理患者排泄物是阻断类圆线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含丝状蚴的土壤可以预防感染。加强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