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钩虫病
钩虫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ncylostomiasis

作者
邵凌云;翁心华
概述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与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偶可寄生于人体的还有锡兰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和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等。巴西钩口线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的感染期幼虫虽可侵入人体,但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病原学

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钩虫大小略似细小的绣花针,虫体呈半透明淡红色(但死后呈灰白色)。雌雄异体,雌虫较雄虫大,雄虫尾端有交合刺。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多在空肠上部;十二指肠及回肠的上、中部也可见到。钩虫以其口腔吸咬肠黏膜为食。雌虫成熟交配后,在肠内产卵,十二指肠钩虫每条每日平均产卵10万~30万个,美洲钩虫为5 000~10 000个。

钩虫的生活史包括人体内和体外两个阶段,不需任何中间宿主。①人体外的发育阶段: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散布于温暖而潮湿的泥土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发育为幼虫并很快自卵壳脱出形成杆状蚴;经数次蜕皮形成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丝状蚴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适宜环境中能生存4个月,但遇日光暴晒则易死亡。②人体内发育阶段: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潜伏在潮湿的泥土内,或随雨水、露水爬至植物茎叶上,聚集在农作物的水滴内,当人接触泥土或农作物时,丝状蚴利用其活跃的穿刺能力,迅速钻入皮肤,经皮下毛细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达右心,再沿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然后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至肺泡,沿细支气管,借助于上皮的纤毛运动经支气管、气管到达喉部;随宿主的吞咽动作而进入食管,经胃抵达小肠,发育为成虫。自丝状蚴钻入皮肤,直至成虫在肠内产卵的发育过程需35~50日。在人体内钩虫成虫,70%~80%存活期约为1年。但十二指肠钩虫的存活期可为5~8年,美洲钩虫可为5~6年。偶有报道钩虫能存活15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钩虫病患者和钩虫感染者。

(二)传播途径

以皮肤接触感染为主,手指间和脚趾间的皮肤是最常见的侵入部位。有生食被污染的蔬菜者可经口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对钩虫普遍易感。一般以青壮年为多,儿童较少。男性患者居多,但部分地区性别视职业而异,如植桑区女性感染率较高,而矿区患者则主要为男性。

(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极广,几乎遍及全球。我国除西藏和西北诸省、自治区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与流行,以海南、广西、四川、福建较重。国内大部分地区为两种钩虫混合感染,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为多,在南方个别地区则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本病的分布及流行与气候关系甚为密切,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均适宜于钩虫卵在泥土中生长发育。在一些矿区井下,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如遭粪便污染也易造成流行。各流行区钩虫感染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同一地区农民受染季节比较恒定。

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钩虫病纳入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在全国建立的22个监测点显示,钩虫感染率从2006年的8.88%下降到2013年的2.04%,下降幅度为77.03%,重度感染者比例从2006年的1.80%下降到2013年的1.07%,下降幅度为40.56%。2015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人群钩虫感染率约1.12%,加权感染率为2.62%。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发现钩虫感染,加权感染率前三位的省份(市)分别是四川省、海南省和重庆市。感染率最高的是80~84岁年龄组。其中单纯十二指肠钩虫感染有6个省,11个省既有十二指肠钩虫感染,又有美洲钩虫感染,仅仅2个省为单纯美洲钩虫感染。

发病机制

感染性钩蚴侵入皮肤时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当钩蚴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部病变及炎症。但钩虫引起的主要病理损伤系由成虫在肠道吸血所致。由我国学者采用犬钩口线虫所作的活体观察,每条钩虫每日吸血量为0.01~0.04ml。国外学者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观察美洲钩虫每日吸血量为0.02~0.1ml。加之钩虫常更换咬附部位,由钩虫分泌的抗凝物质可使原咬附伤口继续渗血。如感染钩虫具有相当数量,即可造成患者贫血。此种慢性失血不仅可以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者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危及患者生命。

钩虫引起的肠道病变主要是广泛分布的出血点及黏膜糜烂。黏膜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心肌显示肥大及脂肪性变。其他器官亦可见因营养不良所致的退行性改变及脂肪性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

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降低,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初期增加,后期贫血显著时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逐渐减少。血浆白蛋白及血清铁含量降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特异性低。

(二)粪便

粪便涂片或漂浮法可找到钩虫卵。其主要方法有:①直接涂片法,有薄涂片与厚涂片两种,后者的阳性率高于前者;②漂浮检查法,钩虫卵较轻,在饱和盐水内漂浮于表面易于查出,此法正确率高;③虫卵计数法,仅用于调查研究和疗效考核,一般以每克粪便<2 000个为轻度感染,2 000~10 000个为中度感染,重度感染则>10 000个虫卵;④钩蚴培养法,虫卵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孵出钩蚴,故可用培养法检出钩蚴,其检出率较涂片法与漂浮法均高,尚可鉴别虫种;⑤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使用定量板甘油玻璃纸透明计数,稳定性较好,方法简便,而且可以进行感染度估计,但必须掌握透明时间,一旦虫卵透明过度,便不易检出。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一般治疗

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故给予足量的铁剂,补充高蛋白饮食对改善贫血与消除症状甚为重要。治疗参见第十六篇第二章第四节“缺铁性贫血和其他低色素性贫血”。

一般病例宜于驱虫治疗后补充铁剂,但重度感染伴严重贫血者,宜先予纠正贫血。输血仅适用于孕妇或严重贫血者;已合并有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者,输血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二)驱虫治疗

驱钩虫药物种类很多,常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两种钩虫对驱虫药物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现将常用的各种驱虫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1.阿苯达唑

本品适用于各型钩虫病,成人常用400mg顿服,隔10日再服1次,或每日200mg,连服3日。12岁以下儿童减半量。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副作用轻。复方阿苯达唑由阿苯达唑和噻嘧啶组成,每片含阿苯达唑67mg,噻嘧啶250mg。其与阿苯达唑交替使用,并结合综合防治措施,可使钩虫感染率下降90%以上。

2.甲苯达唑

对虫卵发育亦有抑制作用。驱钩虫的成人剂量为每次100~200mg,日服2次(分早晚空腹或半空腹服用),连服3~4日。儿童、老年、体弱者剂量和疗程酌减。治疗后十二指肠钩虫阴转率为75%~100%,平均为95%,美洲钩虫的阴转率为67.6%~86.6%,平均为77.2%。药物的副作用轻微。但本药作用慢,能引起蛔虫游走,服药后有口吐蛔虫现象,在大规模治疗中应予注意。如与噻嘧啶等药物合用可缩短疗程,并可提高疗效,防止蛔虫游走。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本药应慎用。

3.双羟萘酸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即噻嘧啶,成人常用量为10mg/kg,临睡前服,连服2~3日,十二指肠钩虫阴转率可在95%以上,美洲钩虫阴转率在85%以上。本药副作用轻,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对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肝炎、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咯血等患者慎用。妊娠早期应用本药可致流产。复方噻嘧啶则为噻嘧啶与奥克尔太混合压片,每片含两者各150mg,每日2次,每次3片,连服2日,疗效优于噻嘧啶。

近年来认为氟苯达唑100mg/d,连服3~4日,奥苯达唑(oxibendazole)10mg/kg,每日1次,连服 2~3日均有较好的疗效。近有报道三苯双脒驱虫优于阿苯达唑。

(三)钩蚴移行症的治疗

钩蚴进入皮肤后24小时内,尚有大部分停留在局部,故可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治疗钩蚴所致的皮炎,如采用左旋咪唑涂肤剂(左旋咪唑750mg加70%二甲亚砜水溶液100ml)。轻者一日涂擦3次即可,重症需连续涂药2日才获效。皮肤透热疗法亦可采用,包括热浸法,用53℃热水浸2秒,间歇8秒,持续25分钟。热敷法,温水温度同前,用多层纱布或毛巾作湿敷。热熏法是用艾卷或草纸卷点火,在患部熏烫5分钟;或用理发电吹风吹3秒,间歇7秒,连续19秒,上述方法可起止痒、局部消炎的作用。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消灭钩虫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①粪便管理,此系防止和消灭钩虫病的关键,目的在于杀灭粪便中的钩虫卵,可采用粪尿混合贮存、高温堆肥、三坑式沉淀密封粪池、密封沼气粪池等。②普查普治,宜集中在冬季进行,因为冬季低温,不利于钩虫病流行。治疗后应在2个月内进行复查,未治愈者需复治。③个人防护,在易感季节,尽量安排在不易感染的作物区劳动。提倡穿鞋下地下矿。局部用药有25%白矾水、2%碘液、石菖蒲头酊(用石菖蒲头与乙醇按1∶2浸泡)、左旋咪唑涂肤剂。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第16版,978-7-117-32482-3
上一篇:棘球蚴病 下一篇:蛔虫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