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chistosomiasis japonicum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目前公认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五种,即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 mansoni)、埃及血吸虫(S. 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 intercalatum)与湄公血吸虫(S. mekongi)。血吸虫病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南美和中东78个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6亿人受血吸虫感染威胁,全球每年有超过2亿血吸虫病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害。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中国、菲律宾与印尼。20世纪50年代我国约有1000万人受感染。2005—2012年全国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例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中国血吸虫患者数为7.72万人,比2004年的84.25万人下降了90.84%。
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25~30℃)下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体内,经过母胞蚴和子胞蚴二代发育,7~8周后即有尾蚴不断逸出,每天数十条至百余条不等。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随水流在水面漂浮游动。当人、畜接触含尾蚴的疫水时,尾蚴在极短时间内从皮肤或黏膜侵入,然后随血液循环流经肺而到达肝脏,在肝内经3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又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下静脉中产卵,完成其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在自然界除人以外,尚有牛、猪、羊、狗、猫等41种哺乳动物可以作为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据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的研究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存在2100年以上。
(一)地理分布
根据地形、地貌、钉螺生态及流行特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湖沼、水网和山丘三种类型。疫情以湖沼区最为严重,如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有着大面积洲滩,钉螺呈片状分布,有螺面积最广。目前,我国血吸虫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及上海12个省、市、自治区。经过60多年大规模综合防治取得了很大成就。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45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2亿人。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市)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其余7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血吸虫病流行范围也大幅度缩小。
(二)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传染源是患者和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猪、犬、羊、马、狗、猫及鼠类等。传染源视流行地区而异。在水网地区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湖沼地区除患者外,感染的牛与猪也是重要传染源。而山丘地区野生动物,如鼠类也是本病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患者和病牛是重要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造成传播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以及人、畜接触疫水。
1.粪便入水
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可以各种方式污染水源:如河、湖旁设置厕所,河边洗刷马桶,粪船渗漏,用新鲜粪便施肥。有病畜随地粪便亦可污染水源。
2.钉螺孳生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是水陆两栖的淡水螺类,生活在水线上下,孳生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潮湿的环境中。钉螺感染的阳性率以秋季为高。
3.接触疫水
当水体中存在感染血吸虫的阳性钉螺时,便成为疫水。本病感染方式可因生产(捕鱼、种田、割湖草等)或生活(游泳戏水、洗漱、洗衣服等)而接触疫水,导致感染。饮用生水时尾蚴也可自口腔黏膜侵入。
(四)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均随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异,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男多于女,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儿童及非流行区人群如遭受大量尾蚴感染,易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有时集体感染发病,呈暴发流行。
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尾蚴、幼虫、成虫、虫卵均可引起宿主一系列免疫反应。尾蚴穿过皮肤可引起局部速发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幼虫移行过程中,其体表抗原决定簇逐渐向宿主抗原转化,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因此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或炎症。成虫表膜具抗原性,可激发宿主产生相应抗体,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成虫肠道及器官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作为循环抗原,可与相应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于血液或沉积于器官,引起免疫复合物病变。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和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又称虫卵结节。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中可检测出高浓度可溶性虫卵抗原。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称为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a)。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嗜异抗体的阳性率甚高,故急性血吸虫病是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而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被认为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近年来认为主要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有关。
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虫卵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巨噬细胞与T淋巴细胞产生的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均可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血吸虫性纤维化胶原类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这是一种伴随免疫,针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但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被破坏,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因此,血吸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这种现象称免疫逃逸(immune evasion),其机制很复杂,例如血吸虫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由于其抗原伪装,可逃避机体免疫的攻击而长期寄生。
虫卵肉芽肿反应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但自尾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产卵,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
1.第一阶段
尾蚴钻入皮肤部位,其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和其死亡后的崩解产物可引起组织局部周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局部发生红色丘疹,称“尾蚴性皮炎”(cercarial dermatitis),持续1~3天消退。
2.第二阶段
幼虫随血流经右心到达肺,部分可穿破肺毛细血管引起组织点状出血及白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发生“出血性肺炎”。
3.第三阶段
成虫及其代谢产物仅产生局部轻微静脉内膜炎,轻度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虫体死后可引起血管壁坏死和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性脉管炎,较轻微,不造成严重病理损害。
4.第四阶段
虫卵引起形成典型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是本病主要病理损害。
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虫卵沉积于宿主肠壁黏膜下层,并可顺门静脉血流至肝内分支,故病变以肝与结肠最显著。
1.结肠
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为最重,横结肠、阑尾次之。早期黏膜充血水肿、片状出血、浅表溃疡等。慢性患者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肠息肉和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缩短,淋巴结肿大与网膜缠结成团,可发生肠梗阻。虫卵沉积于阑尾,易诱发阑尾炎。
2.肝脏
早期肝脏充血肿胀,表面可见黄褐色粟粒样虫卵结节;晚期由于虫卵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在肝内门静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可见白色的纤维素,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呈典型的干线状纤维化。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肝细胞萎缩,表面有大小不等结节,凹凸不平。由于门静脉血管壁增厚,门静脉细支发生窦前阻塞,引起门静脉高压,致使腹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脾脏
早期轻度充血、水肿、质软,晚期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脾淤血、组织增生、纤维化、血栓形成,呈进行性增大,可出现巨脾,继发脾功能亢进。
4.异位损害
指虫卵或(和)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以肺、脑较多见。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脑部病变主要是顶叶与颞叶的虫卵肉芽肿,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至1年内。
(一)血常规
患者急性期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主要特点。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最多可达90%以上。慢性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一般轻度增多,在20%以内,而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常不增多,甚至消失。晚期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二)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一般急性期检出率较高,而慢性和晚期患者的阳性率不高。常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虫卵透明法检查虫卵。
(三)肝功能试验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增高,血清ALT、AST轻度增高。晚期患者出现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常出现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是无症状患者肝功能大多正常。
(四)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方法较多,而且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微量采血,操作简便。但由于患者血清中抗体在治愈后持续时间很长,本方法不能区分既往感染与现症患者,并有假阳性、假阴性等缺点。近年来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循环抗原的微量法有可能作为诊断和考核疗效的参考。
1.皮内试验(IDT)
若受试者曾感染过血吸虫,则有相应抗体。当受试者皮内注射少量血吸虫抗原后,抗原即与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体结合,产生局部组织反应,呈现红、肿、痒现象,即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通常用于现场筛查可疑病例,阳性者需做进一步检查。
2.环卵沉淀试验(COPT)
当成熟虫卵内毛蚴的分泌、排出物质与血吸虫患者血清内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虫卵周围形成特异性沉淀物,当环卵沉淀率大于3%~5%时,即为阳性反应。可作为综合查病的方法之一。
3.间接血凝试验(IHA)
将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其成为致敏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患者血清相遇时,由于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和特异抗体结合,红细胞被动凝集起来,肉眼可见凝集现象称阳性反应。在流行区,该法可作为过筛或综合查病的方法之一。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使之成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经与特殊的酶结合后显色。此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作综合查病方法之一。
5.循环抗原酶免疫法(EIA)
从理论上讲,循环抗原的存在表明有活动性感染,血清和尿中循环抗原水平与粪虫卵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对血吸虫病的诊断、疗效考核都有参考价值。但是,影响循环抗原检测的因素较多,有待研究和解决。
(五)直肠黏膜活检
是血吸虫病原诊断方法之一。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黏膜,置光镜下压片检查有无虫卵。以距肛门8~10cm背侧黏膜处取材阳性率最高。这种方法一般能检获的虫卵大部分是远期变性虫卵。
(六)肝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
可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可见肝、脾体积改变,门脉血管增粗呈网织改变。
2.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常有钙化现象,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增厚、钙化等特异图像。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一)病原治疗
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吡喹酮(praziquantel)的毒性小、疗效好、给药方便、适应证广,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是目前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最有效的药物。
1.原理
吡喹酮对血吸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效果。
有显著杀灭血吸虫成虫的作用。吡喹酮破坏虫体内的钙离子平衡,使虫体兴奋、挛缩,虫体皮层受损,呈空泡变性,影响虫体蛋白和糖代谢等。同时暴露虫体表抗原决定簇,使宿主的免疫系统得以识别并攻击。对发育成熟的虫卵有效,含毛蚴的虫卵治疗后呈空泡样变性。对水中尾蚴杀伤作用强。
吡喹酮口服后迅速吸收,1~2小时达血药峰值。经肝代谢,主要分解成羟基代谢产物,门静脉血浓度较外周血高数倍至数十倍以上,主要分布在肝,其次为肾、肺、脑、垂体等。半衰期为1~1.5小时。80%药物于4天内以代谢产物形式由肾排出,其中90%在24小时内排出。
2.毒副作用
吡喹酮毒性较低,治疗量对人心血管、神经、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致畸、致癌发生。
少数患者出现心脏期前收缩,偶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电图可见短暂的T波改变,ST段压低等。神经肌肉反应以头晕、头痛、乏力较常见。消化道反应轻微,可有轻度腹痛与恶心,偶有食欲减退、呕吐等。少数患者可见胸闷、心悸、黄疸。主要不良反应一般于用药后0.5~1小时出现,不需处理,数小时内消失。
3.用法和疗效
①急性血吸虫病:总量按120mg/kg,6天分次服,其中50%必须在前2天服,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②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量按60mg/kg,2天内分4次服,儿童体重低于30kg者总量可按70mg/kg计算,体重30kg以上者与成人相同剂量;③晚期血吸虫病: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代偿,总量可按40~60mg/kg,2天分次服。年老、体弱、有其他并发症者可按总量60mg/kg,3天内分次服。感染严重者可按总量90mg/kg,6天内分次服;④预防性服药:在重疫区特定人群,如防洪、抢险人员,能有效预防血吸虫感染。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能杀灭感染尾蚴后5~21天的血吸虫童虫。在接触疫水后15天口服蒿甲醚,按6mg/kg,以后每15天一次,连服4~10次;或者在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青蒿琥酯,剂量为6mg/kg,顿服,以后每7天一次,连服8~15次。
规范使用吡喹酮治疗后,3~6个月粪检虫卵阴转率达85%,虫卵孵化阴转率为90%~100%。血清免疫诊断转阴时间需1~3年。
(二)对症治疗
1.急性期血吸虫病
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予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合并其他寄生虫者应先驱虫治疗,合并伤寒、痢疾、败血症、脑膜炎者均应先抗感染,后用吡喹酮治疗。
2.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
除一般治疗外,应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善体质,加强营养。巨脾、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可选择适当时机考虑手术治疗。有侏儒症时可短期、间歇、小剂量给予性激素和甲状腺素制剂。
(一)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区每年对患者、病畜进行普查普治。
(二)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可采取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物理灭螺法(如土埋法等),同时可结合化学灭螺法,采用氯硝柳胺等药物杀灭钉螺。粪便须经无害处理后方可使用。保护水源,改善用水。
(三)保护易感人群
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