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巴贝虫病
巴贝虫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babesiosis;piroplasmosis

作者
邵凌云;翁心华
概述

巴贝虫病(babesioasis,piroplasmosis)是由红细胞内寄生的巴贝虫属通过硬蜱叮咬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巴贝虫病在年轻人和健康人中表现为轻度流感样症状,但在脾切除后或免疫缺陷患者及老年人中则可发展成为疟疾样表现,以间歇热、脾大、黄疸及溶血等为特征。

病原学

巴贝虫原虫是寄生于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蜱媒原生动物,属于梨浆虫目(Piroplasmida)巴贝虫科(Babesiidae)的巴贝虫属(Babesia)。不同种类原虫可对相应的脊椎动物致病,故有牛、马、犬、羊、猪等各种巴贝虫病。巴贝虫可分为小型及大型两类虫种,通常小型直径为1~3μm,包括田鼠巴贝虫(B. microti)、分歧巴贝虫(B. divergens)、猎户巴贝虫(B. venatorum)等,可引起人巴贝虫病;大型直径为3~5μm,包括牛巴贝虫(B. bovis)、马巴贝虫(B. canis)等。

巴贝虫在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内寄生阶段是进行无性的出芽生增(budding)过程,它们不断地使红细胞破裂而游离到血液中,再侵入其他红细胞内而扩大其感染。这些含有原虫的红细胞被蜱类摄入后,只要红细胞仍然保持完好形态,原虫即可在红细胞内发育到有性阶段而形成合子(zygote)。从破裂的蜱肠上皮细胞逸出而进入整个蜱体腔的弯体虫,当进入蜱涎腺细胞时,即经裂体生殖(schizogony)而呈半圆梨形体。此时原虫随蜱吸血感染给脊椎动物时,即可从动物血液涂片上见到原虫。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本病为典型的动物源性疾病,其传染源存在于患畜、带虫的啮齿动物及媒介蜱类。表面健康的无症状带虫者供血时,则对接受输血者也构成传染。

(二)传播途径

人被带原虫的蜱类叮咬而致感染发病。亚洲人群的巴贝虫感染多以全沟硬蜱、嗜群血蜱及卵形硬蜱等为主要媒介。输血时输入带虫者的血液亦为传播途径之一。此外,本病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婴儿。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而脾切除后及免疫缺陷者尤为易感。从事畜牧业者为有职业倾向的感染对象。

(四)流行特征

巴贝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内,呈世界性分布。1888年Babes发现动物感染巴贝虫以来,已知巴贝虫属中有100余种感染野生动物和家畜。近年来,其地理分布正在扩大,中国、埃及、南非、澳大利亚、巴西、日本、韩国等相继报道了人类巴贝虫病病例。中国常见感染人体的巴贝虫包括田鼠巴贝虫、猎户巴贝虫及分歧巴贝虫,主要分布于浙江、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人群的流行模式大体有3个类型:①发生于畜间流行之后的人巴贝虫病,家畜感染后仅出现原虫血症而无临床症状,通过蜱类媒介可将分歧巴贝虫感染给人,常发生于农牧场;②由啮齿类田鼠巴贝虫感染人类所致,症状轻重不一,曾从无症状的供血者血液中分离出原虫;③通过带虫的全血、冰冻红细胞或血小板经由输血感染给受血者。

发病机制

巴贝虫专性寄生于宿主红细胞,因此原虫对宿主红细胞的破坏是导致巴贝虫病的主要机制。与疟原虫不同,巴贝虫的繁殖为非同步性,因此其原虫血症及临床表现无周期性规律。巴贝虫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氧化代谢产物,可导致红细胞膜的破坏,进而产生新抗原,从而形成IgG抗体和补体的结合位点,进一步激活脾脏巨噬细胞对感染红细胞的吞噬作用,吞噬细胞的增殖可导致脾大。抗体可以造成红细胞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释放而入血,出现血红蛋白尿。

电镜下观察,田鼠巴贝虫的裂殖子首先用其前端贴近红细胞。当迅速侵入红细胞时,带进部分红细胞膜,使其凹入而形成空泡。直到红细胞膜裂解时,空泡随之消失。原虫则分布于胞质中,终致红细胞发生溶解,见于重症者。大量含有原虫的红细胞集聚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壁上,引起血液淤积和毛细血管堵塞,受侵器官出现局部缺血直至发生组织坏死。肝脏窦状隙血液淤积可导致肝肿胀、细胞变性乃至坏死,以中心静脉周围最为多见。在肝、脾中常可看到吞噬红细胞现象,肝、脾、骨髓等造血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薄血片吉姆萨染色后巴贝虫形态典型,易辨别。在镜下呈细小圆形状或卵圆形的环状体,成熟的巴贝虫呈梨状、马耳他十字状。巴贝虫引起的原虫血症密度一般为1%~10%,在重症患者中可达到80%。因此在诊断巴贝虫病时需多次血涂片检查,每次涂片至少观察300个视野,以提高检出率。血涂片染色观察法在熟练的镜检人员操作下,诊断的敏感性可达到105~106(即当105~106的红细胞中存在一个巴贝虫时即可被检出)。

原虫培养主要用于动物巴贝虫病的诊断,在人巴贝虫病中可用于无症状者或低原虫血症患者的诊断。培养方法包括动物体内接种和人工培养基体外培养两种方法,培养周期一般需要7~10天。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诊断田鼠巴贝虫感染通用的血清学方法。但分歧巴贝虫抗体需在血红蛋白尿出现7~10天后才可检测得到,所以血清学检测无法用于快速诊断分歧巴贝虫感染。且单次血清学阳性无法区分活动感染和既往感染,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有助于诊断活动感染。

PCR检测巴贝虫18S rRNA基因敏感性高,可快速诊断。18S rRNA基因扩增在每微升血含有5~10个原虫即可检测得到。且在血涂片阴性时,PCR法仍可用来确定有无持续感染。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一般与对症治疗

有高热剧痛者予以解热、镇痛处理。有明显溶血者,可予输血。注意休息、饮食。

(二)抗病原治疗

有症状的患者,但血涂片和PCR检测巴贝虫为阴性,则不宜给予抗病原治疗;只有在检测到巴贝虫的有症状患者中,才给予抗原虫治疗。

轻中症者可选用阿托伐醌+阿奇霉素治疗7~10天,阿托伐醌750mg,每12小时1次,阿奇霉素第1天500~1 000mg,第2天开始250~1 000mg/d。该方案在清除原虫血症方面与克林霉素+奎宁相仿,且耐受性更好。另外,有报道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和哌喹320mg)2片,每天2次,口服4天,与克林霉素和阿奇霉素同时应用治疗巴贝虫病,可使患者的血涂片持续恢复正常。其他青蒿素衍生物,如青蒿琥酯、蒿甲醚等亦可用于治疗巴贝虫病。

重症田鼠巴贝虫病应给予克林霉素+奎宁联合治疗,克林霉素300~600m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7~10天,奎宁650mg,每6~8小时1次,口服7~10天。对于该方案治疗失败者,可给予阿奇霉素+奎宁治疗。治疗期间,应每天监测血细胞比容和原虫血症,直至症状消失且原虫血症<5%。

即便按照标准方案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巴贝虫感染仍可持续或复发,标准治疗1个月后的DNA阳性率达36%,多见于年龄>50岁、有脾切除史、有恶性肿瘤史、HIV感染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这部分人群的治疗通常需6周以上,应在血涂片阴性后2周方可停药。初始治疗后3个月,而血涂片或DNA检测仍阳性者应考虑再治疗。

(三)红细胞交换(red cell exchange,RCE)

起源于欧洲对分歧巴贝虫病的治疗。对非田鼠巴贝虫感染及高密度原虫血症者(>10%),特别是<2岁或>70岁、免疫缺陷者、脾切除者或有感染导致的器官衰竭者,红细胞交换是抢救治疗的基本措施,已成功用于高水平原虫血症或已发生呼吸衰竭、有显著溶血、肾衰竭和DIC的病例。红细胞交换的机制可能是:①去除了感染的红细胞,减少原虫负荷和中断了红细胞感染的循环;②去除了致炎细胞因子,特别是促成全身性炎性应答和激发组织损伤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③血液交换可阻止寄生红细胞在易感组织聚集及防止局部缺血的形成。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避免5月份至9月份媒介蜱类活动季节进入疫区。对家畜要定期灭蜱,加强畜间检疫,早期发现患畜,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给予积极治疗。消除家栖和野生的啮齿动物,并尽量避免与之接触。集体和个人均应采取防蜱措施,如注意从衣服上检蜱、穿着防护衣袜、使用杀蜱和驱蜱剂。对疫区的献血者,应进行认真的检查,任何有疑似病史及久住疫区者不宜献血。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第16版,978-7-117-32482-3
上一篇:隐孢子虫病 下一篇:日本血吸虫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