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ryptosporidiosis

作者
卢洪洲
概述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顶复(原虫)亚门隐孢子虫属原虫感染所引起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病。隐孢子虫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最常见六大腹泻病之一,并于1986年被认为是艾滋病的定义性疾病之一。随着艾滋病的广泛流行,人隐孢子虫和贝氏等孢子球虫成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隐孢子虫病是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长期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加隐孢子虫的感染风险。

病原

隐孢子虫属原虫中含28个有效种,70多个基因型,可感染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鱼类等几乎所有类型脊椎动物。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微小隐孢子虫和人隐孢子虫,占人体感染隐孢子虫的90%,人隐孢子虫主要感染人类而微小隐孢子虫还可导致其他动物感染。

隐孢子虫可在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裂体增殖和孢子增殖)和有性生殖(配子生殖)两个阶段,成熟卵囊为感染阶段。成熟卵囊囊壁光滑透明,内含4个月牙形子孢子和1个结晶状残余体。卵囊被人误食后,在小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发生脱囊,子孢子逸出,侵入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区形成纳虫空泡。纳虫空泡内的虫体进行裂体增殖,发育成滋养体,滋养体经3次核分裂,发育成Ⅰ型裂殖体,再经2次核分裂发育为Ⅱ型裂殖体。成熟的Ⅱ型裂殖体含有4个裂殖子,释放后可以侵入肠上皮细胞进一步发育成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雌、雄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经孢子增殖发育成卵囊。薄壁卵囊在肠内,脱囊逸出子孢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形成宿主的自体感染。厚壁卵囊形成成熟的4个孢子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可保持数月活性。整个生活史需5~11天。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已感染的动物和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粪便或呕吐物中包含具感染性的卵囊,后者污染水源和食物就可造成疾病的流行。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摄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包括粪-口和手-口途径。水源污染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多因摄入被卵囊污染的饮水、娱乐用水(如游泳池水、喷泉等)而感染。与动物密切接触可造成感染。成人在给感染隐孢子虫的患儿换尿布时也可能被感染。甚至有食物源性传播和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性伴侣之间的舔肛行为也可导致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隐孢子虫普遍易感,尤其是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人群(接受抗肿瘤化疗、肾脏透析、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剂者或者甾体类激素治疗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人群(如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四)流行特征

隐孢子虫病为全球性流行。欧美等工业化发达国家,免疫功能正常的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感染率在1%~3%,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达7%~10%。若对人群的血清特异抗体进行检测,美国有25%~60%居民体内存在隐孢子虫的特异性抗体,说明曾经感染过隐孢子虫,而部分发展中国家血清抗体阳性者可高达65%~95%。虽然各年龄层人群均可感染隐孢子虫,但儿童感染最为常见,全球均有隐孢子虫病在日托中心暴发的报道。一般年龄越小,感染率和发病率越高,且症状重,病死率高。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及南亚地区,每年各有290万和470万小于2岁的婴幼儿发生隐孢子虫相关腹泻,共造成约20.2万婴幼儿死亡。

发病机制与病理

隐孢子虫感染导致腹泻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导致的分泌性腹泻可能和肠道吸收障碍有关。隐孢子虫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形成纳虫空泡,导致肠黏膜表面出现凹陷,肠黏膜绒毛发生萎缩、变短或融合脱落,正常功能如水钠吸收等均发生障碍,从而发生腹泻。寄生虫可在肠腔内迁移,并累及胆道系统,引起狭窄和胆管炎。肠道内虫量越多,小肠的形态学变化和功能异常越显著,但是感染及炎症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平行。

隐孢子虫的毒力及宿主的免疫状态可能是不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各异的原因。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虫体通常局限在小肠,而在免疫功能受损者虫体感染可累及从食管至直肠的整个胃肠道,甚至肝胆管系统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虫体寄生部位的薄壁卵囊能造成自身重复感染,导致肠黏膜表面积缩小、黏膜酶(如乳糖酶等)分泌减少,引起顽固性腹泻。

T淋巴细胞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对控制感染尤为重要,因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艾滋病患者,特别是那些CD4+T细胞计数小于100/μl者,疾病更为严重。细胞病变部位病理检查可见局部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早期可检出IgA、IgM,后期可检出IgG,但是滴度低,不足以控制和清除感染。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影像学无特征性的表现。腹部平片和CT扫描可见非特异性的肠管扩张、气-液平面及肠蠕动中断等。累及胆囊者可见胆囊扩大,胆囊壁增厚,肝内、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正常或者狭窄。胆管造影可见胆总管呈串珠状或者乳头状狭窄。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隐孢子虫病的特效药物。免疫功能正常者大多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必要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即可。严重腹泻(腹泻量>10L/d)的患者需要加强支持疗法。止泻剂的应用虽重要,但不一定有效。洛哌丁胺或吗啡的酊剂可减轻症状。此外应对患者的体征、脱水表现、电解质及体液的丢失情况进行监测,行相应的支持治疗,部分患者还应给予胃肠外营养。

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可用于治疗隐孢子虫病的药物,用于1岁以上患者。可缩短病程,降低虫荷。儿童的剂量:1~3岁儿童100mg,每12小时1次,连用3天;4~11岁儿童200mg,每12小时1次,连用3天。12岁以上患者,一般应用剂量为500mg,每12小时1次,连服3天。无法获得或耐受硝唑尼特的患者,还可选用巴龙霉素、螺旋霉素和阿奇霉素等作为抗隐孢子虫药物,对减轻腹泻和减少卵囊排出有一定作用,不过缺乏相关临床证据。

乙酰螺旋霉素联合大蒜素用于吸毒者的隐孢子虫感染,有效率(粪便虫卵检测转阴)达到92.1%,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乙酰螺旋霉素(76.7%)及单独使用大蒜素者(76.2%)。

艾滋病患者使用硝唑尼特疗效尚不明确。合并隐孢子虫感染的艾滋病患者须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CD4+T细胞计数恢复缓慢且症状持续存在,可考虑加用硝唑尼特或其他抗生素。

预防

隐孢子虫主要经水传播,需要加强饮用水、娱乐用水的管理和监测。经常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水,避免吞入娱乐场所的水,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避免发生可能接触到排泄物的性行为,如口-肛门接触等。在旅行过程中不要饮用未经处理过的河、湖、井、泉中的水,不要饮用未经处理的冰或自来水。将水煮沸至少1分钟或者使用孔径小于1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均可去除水中的卵囊。加强患者和患畜的粪便管理,防治水源和食物污染。加强食物操作人员、兽医、动物饲养员、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他免疫缺陷人群的检查。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或疫苗可以预防隐孢子虫病的发生与复发。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第16版,978-7-117-32482-3
上一篇:非洲锥虫病 下一篇:巴贝虫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