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黑尿热
黑尿热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black water fever

作者
翁心华;陈澍
概述

黑尿热(black water fever)是恶性疟疾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有发热、急性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肾脏损害等表现。

病原学

未完全阐明。与恶性疟疾关系密切,多见于无免疫力新进入高疟区、有重度感染和反复发作的居民,当未获得及时治疗、血中原虫数量剧增时更加易致病。间日疟与三日疟患者虽也有发生,但很少见。某些抗疟药物如奎宁或伯氨喹、磺胺类、砜类等服用后可致黑尿热,可能系过敏所致。无疟疾而服用此类药物亦可能发生本病。

发病机制

黑尿热主要由急性溶血所致,引起溶血的原因尚无定论,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奎宁、伯氨喹类药物将大量疟原虫杀死,其分解产物进入血浆;如人体对之过敏,则大量红细胞被分解,造成急性溶血。

奎宁导致的急性溶血可能属Ⅱ型过敏反应。当奎宁类药物进入具有过敏体质的人体,药物与红细胞成分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同类药物时,抗原和抗体在补体参与下使红细胞溶解。伯氨喹在体内转变为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的喹啉醌衍生物。将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若患者的红细胞内缺少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后者的缺乏,使红细胞的基膜稳定性受到破坏,结果导致溶血。

溶血后可产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黄疸。当血中血红蛋白超过肾阈(0.37~1.02g/L)时,即由肾脏排出,形成黑褐色的血红蛋白尿。大量血红蛋白进入肾曲管及集合管可产生阻塞,导致尿闭及尿毒症。

本病除有恶性疟疾的病理改变外,尚有血管内大量溶血现象。脾脏显著肿大,充满疟色素。肝脏可因严重贫血和缺氧而出现中心坏死。肾脏肿大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管腔内充满血红蛋白管型。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首先应立即停用有关抗疟药物,以后治疗疟疾时应避免使用奎宁、伯氨喹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控制溶血,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亦可采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应用5%NaHCO3250~500ml静滴以碱化尿液,并可防止肾小管阻塞。严重贫血者应小量多次输血。右旋糖酐40可疏通、改善微循环。有急性肾衰竭者,应予相应处理。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3版,978-7-117-11864-4
实用内科学,第14版,978-7-117-17272-1
上一篇:疟疾 下一篇:黑热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