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mebic liver abscess

概述

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肠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长期发热、右上腹或右下胸痛、全身消耗及肝大压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导致胸部并发症。

发病机制与病理

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肠病有密切关系。临床上阿米巴肠病伴肝脓肿者占1.8%~46%,一般约10%。多见于中年男性,纵酒、饮食不当、营养障碍、肝区外伤及其他感染削弱人体抵抗力时均可诱发本病。

阿米巴原虫通常经门静脉到达肝脏,亦可通过肠壁直接侵入肝脏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肝脏。脓肿初起无明显的壁,其边缘碎屑中可查见滋养体,后可有结缔组织形成薄厚不一的壁。脓肿中央为一大片坏死区,呈巧克力酱样,质黏稠或稀薄。脓肿以外的肝脏正常。阿米巴病从不导致肝硬化。慢性脓肿常继发感染,若脓肿穿破,则感染率更高。感染后脓液呈黄色或黄绿色,味臭,脓细胞数量增多。脓肿形成使肝脏增大,包膜受牵张而引起肝区疼痛。

脓肿部位以肝右叶顶部居多,脓肿向上增大,往往与膈肌粘连,使右侧横膈抬高,导致反应性胸膜炎及右下肺受压,故疼痛常随呼吸或咳嗽增剧,并可放射至右肩部。因原虫经门静脉血行播散,早期以多发性小脓肿常见,后融合成单个大脓肿,易向周围器官或组织穿破。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80%左右,有继发感染时更高,嗜酸性粒细胞不高。病程较长者白细胞计数大多接近正常或减少,贫血较明显,血沉增快。

(二)粪便检查

少数患者可查获溶组织内阿米巴。

(三)肝功能检查

碱性磷酸酶增高最常见,胆固醇和白蛋白大多降低。

(四)血清学检查

同阿米巴肠病,抗体阳性率可达90%以上。阴性者可在7日后复查,如阴性基本可排除本病。

(五)肝脏显影

B型超声显像敏感性高、准确方便,是诊断肝脓肿的基本方法。脓肿所在部位显示与脓肿大小基本一致的液平段,可作穿刺或手术引流定位,可作动态观察。CT、肝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肝扫描、磁共振均可显示肝内占位性病变,对阿米巴肝病和肝癌、肝囊肿鉴别有一定帮助(图1)。

图1 阿米巴肝脓肿

(六)X线检查

常见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受限,胸膜反应或积液,肺底有云雾状阴影等。偶尔在平片上见肝区不规则透光液-气影,颇具特征性。

(七)分子生物学检测

对穿刺的肝脓液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内科治疗

1.抗阿米巴治疗

组织内杀阿米巴药为主,肠内杀阿米巴药为辅以达根治(参见本节“一、阿米巴肠病”)。目前大多首选甲硝唑,剂量每次500~750mg,每日3次给药,疗程10日,如临床需要可重复疗程。治愈率90%以上。无并发症者服药后72小时内肝痛、发热等情况明显改善,肝大、压痛、白细胞增多等随之恢复,脓腔4个月左右吸收。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如替硝唑,2g/d口服,每日1次,疗程5日。少数单用甲硝唑疗效不佳者可换用氯喹或依米丁,但应注意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后者有较多心血管和胃肠道反应。治疗后期应常规加用一疗程肠内抗阿米巴药二氯尼特或巴龙霉素,以根除。

2.肝穿刺引流

对恰当的药物治疗5~7日、临床情况无明显改善,或肝局部隆起显著、压痛明显,有穿破危险者采用穿刺引流。穿刺最好于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日后进行。穿刺次数视病情需要而定,每次穿刺应尽量将脓液抽净,脓液量在200ml以上者常需在3~5日后重复抽吸。经导针引导作持续闭合引流的介入性治疗,可免去反复穿刺、继发性感染的缺点。

3.抗生素治疗

混合感染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全身应用。

(二)外科治疗

阿米巴肝脓肿需手术引流者一般<5%。其适应证为:①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②脓肿位置特殊,贴近肝门、大血管或位置过深(>8cm),穿刺易伤及邻近器官者;③脓肿穿破入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④脓肿有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⑤多发性脓肿,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⑥左叶肝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也应考虑手术。

作者
张文宏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阿米巴肠病 下一篇: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