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芽生菌病
芽生菌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Blastomycosis

中文别名 :北美芽生菌病

作者
王家俊
英文别名
north american blastomycosis
概述

芽生菌病(Blastomycosis)又称北美芽生菌病(north american blastomycosis),是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is)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原发感染部位常为肺部,可播散至其他组织和器官尤其是皮肤和骨髓等。

病原与流行病学

皮炎芽生菌为土壤腐生菌,但不易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感染为外源性,多因肺部吸入孢子引起。皮炎芽生菌病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故又称北美芽生菌病,仅局限于北美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散发病例往往能追溯出曾去过流行地区或接触过来自流行地区污染物品的历史。但近些年来,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出现本地病例的报道。我国尚未发现。

任何年龄都可患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发病与人种无关,但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相差很大,约为9:1。没有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直接传染的报道。

发病机制

皮炎芽生菌的分生孢子经肺部吸入机体后由各种吞噬细胞所吞噬,小部分存活的分生孢子迅速转化为酵母样,对抗吞噬细胞的杀菌作用增强,从而感染机体。部分病例病原菌可经血液播散,导致皮肤、骨髓感染。

无论局限性或系统性芽生菌病都引起混合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反应。依感染部位和时间不同,可能以一种反应为主。新近的损害一般表现为化脓性,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肿形成。老的损害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有时伴中央脓肿和干酪化,与慢性活动性结核和组织胞浆菌病常难以区别。

肺部感染的组织反应可从急性化脓性反应到慢性肉芽肿性,淋巴结可累及。病程久者有局灶性或弥漫性纤维化。

早期皮肤损害示真皮和皮下有微脓肿。老皮损有脓肿和肉芽肿形成,伴轻度纤维化。表皮有假上皮瘤样增生,似肿瘤。巨细胞内或脓肿内有单细胞、厚壁、出单芽的孢子,8~15μm直径,芽颈宽。HE染色不均匀,胞浆与胞壁分离,留有空隙。PAS或GMS染色更为清楚。

皮炎芽生菌组织相应与无荚膜的新生隐球菌、未发芽的巴西副球孢子菌、杜波伊斯组织胞浆菌和念珠菌的组织相进行鉴别。新生隐球菌出芽,但芽颈细。黏蛋白卡红染色荚膜呈红色,具鉴别意义。副球孢子菌多个出芽。杜波伊斯组织胞浆菌芽颈细,有母子细胞等。念珠菌可同时见到芽胞和假菌丝。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一)血清学试验

用于诊断、疗效评估和疾病预后的判断。多采用补体结合试验。

(二)直接检查

取脓液、痰、尿、脑脊液、皮损边缘刮取物等加10%KOH液,镜下见单个厚壁8~15μm直径的球形孢子,出单芽,芽颈宽,具特征性。无菌丝形成。

(三)培养

取标本接种于沙氏琼脂置室温或脑心浸膏血琼脂中,37℃中至少培养4周。皮炎芽生菌为双相菌,菌落生长慢。室温时呈真菌相,菌落为白色棉花样,镜检见菌丝和小分生孢子。37℃培养为酵母相,菌落呈奶油色或棕色,镜检有芽颈宽的芽胞。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两性霉素B为首选药物,0.2~0.6mg/(kg·d),总量1.5~2.5g。适用于危及生命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

2.伊曲康唑每日200~400mg,顿服,连服2~6个月。

3.对于轻中度病例可选用氟康唑400~800mg/d或酮康唑400~800mg/d。

4.局限性病灶可予以切除。脓肿应切开引流。

来源
实用内科学:全2册(上),第15版,978-7-117-24395-7
上一篇: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一篇:球孢子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