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orest encephalitis
中文别名 :蜱传脑炎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该病毒又称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森林脑炎是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为森林地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34年5—8月在苏联东部的一些森林地带首先发现,故又称苏联春夏脑炎。野鼠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蜱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和瘫痪为特征。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常有后遗症。
森林脑炎病毒属小型嗜神经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1936年,苏联Tkachev首次从患者分离到病毒,1937年又从当地主要蜱种全沟硬蜱体内分离到同一病毒,证实蜱为本病传播媒介。我国于1942年发现该病,1952年从患者及蜱中分离到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原为披膜病毒科B组黄病毒属),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呈球形,直径约30nm。病毒基因组RNA分别编码3种结构蛋白包括核衣壳蛋白C、非糖基化膜蛋白M、包膜糖蛋白E及7个非结构蛋白。包膜糖蛋白E具有血凝活性及中和抗原性,能和血凝抑制抗体结合,并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核酸具有传染性。
根据病毒包膜糖蛋白E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引起人类疾病的森林脑炎病毒有3种亚型,分别是:①欧亚型,在欧洲西、北和东部地区流行;②远东型,在俄罗斯联邦的东部、中国和日本流行;③西伯利亚型,在俄罗斯联邦其他地区(亚洲部分地区为主)发生。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强,煮沸或加热至60℃10分钟即被灭活,对乙醚、丙酮均敏感,但耐低温,在0℃ 50%甘油中可保存1年。发病7日内可从患者脑组织内分离到病原体,也可在脾、肝、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检出,但阳性率较低。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小白鼠和乳鼠,采用脑内接种,也能在鸡胚或细胞培养中生长。病毒在脑组织中可保存70日。病后15日约10%患者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可长期存在。补体结合抗体在感染后1个月开始出现,半年后明显下降。血凝抑制抗体出现较早,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
病毒在自然界循环于蜱和野生动物中,啮齿动物如灰鼠、野鼠、刺猬等均为该病的传染源。当蜱吸吮受染啮齿动物的血液后,病毒在蜱体内繁殖,并可越冬和经卵传代,故蜱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储存宿主。人类多由蜱叮咬后经皮肤、黏膜感染,少数可因饮用含病毒的羊奶经消化系统感染。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可经口吸入或通过黏膜而感染,大部分为隐性感染或为轻型病例,仅小部分出现典型症状。该病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病例主要发生在4—8月,高峰出现在6月。该病分布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与蜱的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森林脑炎主要流行于东北部如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及新疆地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和云南也有感染人群。2007—2018年,中国累计报告森林脑炎3 364例,东北林区占89.92%,其中大兴安岭地区占41.94%,小兴安岭地区占8.70%,长白山地区占39.21%。此外,在东欧、中欧和北欧一些国家、蒙古及俄罗斯联邦,森林脑炎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普遍易感,但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以男性、青壮年多见,我国统计数据显示发病患者男性占67.15%,40~49岁年龄组占31.89%。在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该病也通常局限于居住在森林中的人群。大兴安岭的森林脑炎患者以家政工人和林业工人占多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家政工人和农民占多数。新疆地区则以边防军人和当地的农牧民感染风险高。近几年,到林区旅游者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感染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目前森林脑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肝、脾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后入血,引起病毒血症,并达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变。发病与否及病情轻重与侵入病毒的数量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若侵入病毒量少,则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程中被血流中的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及细胞介导的细胞因子所灭活,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为轻型病例;若侵入的病毒量多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大量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则表现为显性感染。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除了与病毒复制引起溶细胞损伤外,还与CD8+T细胞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密切相关。该病的病理变化与乙脑相似,神经系统出现广泛的炎症病变,灰质、白质和脑膜均被累及,有渗出性和退行性病变,并有胶质细胞反应和淋巴血管套形成。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等,常累及基底节-视丘和脑干,也可累及脊髓,以颈上段较著,重症患者的病变可波及延髓。除神经系统外,心、肝、肾亦可有退行性病变。
急性发热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多为(10~2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脑脊液压力升高,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基本正常,蛋白异常升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可早期诊断该病。PCR方法可直接检测脑脊液、血清样本中的病毒RNA,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死亡病例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做小鼠脑内接种,或用Vero细胞、BHK21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早期使用高效价丙种球蛋白,可获得较好疗效。对高热、昏迷、惊厥、呼吸衰竭等症状的处理,与乙型脑炎相同,对瘫痪等后遗症可采用针灸、推拿、理疗、体疗等康复措施。
该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凡进入疫区的林业工作人员,须采取以下措施:①疫苗接种。目前国际上有奥地利和德国分别制造的FSME-Immun和Encepur疫苗,俄罗斯联邦根据远东亚型病毒生产了莫斯科TBE疫苗和Encevir疫苗。我国森林脑炎疫苗是地鼠肾纯化疫苗,基础免疫为两针,间隔14天,剂量均为1.0ml。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5%,免疫力维持一年,以后每年强化接种1次。儿童酌情减量。疫苗接种后1.5~2个月可产生抗体,故应在3月份完成。②搞好工作场所周围的环境卫生,加强防鼠、灭鼠、灭蜱工作。③进入林区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杀虫剂浸渍的防护衣服或使用驱虫剂进入流行区域是最好的短期防护措施。另外也可穿用五紧防护服,将袖口、领口、裤脚等处扎紧,防止蜱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