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水痘
水痘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hickenpox;varicella

概述

水痘(chickenpox,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皮肤和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全身症状较轻为此病特征。儿童期发病绝大多数症状较轻,但新生儿和免疫缺陷者发病后有时可致死。成人少见,但症状比儿童严重。

病原

VZV属疱疹病毒科的α疱疹病毒亚科,在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HHV)的 8个型别中被称为 3型(HHV-3)。VZV为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径150~200nm,为有包膜的三维对称20面体。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种,包括gE、gB、gH、gI、gC、gL、gK 及 gM,主要存在于病毒包膜和感染细胞的胞膜中,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有密切关系。VZV仅对人有传染性,只有一个抗原血清型,与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有部分交叉反应。VZV具潜伏-活化特性,原发感染(水痘)后可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或脊髓背神经节内,激活后引起再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灭活。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另可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染病,传染性很强。在集体托儿机构中与易感者接触后80%~90%可发病。

3.易感性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6月龄以下的婴儿较少见。孕妇患水痘时可感染胎儿,形成胎儿水痘综合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的患者感染本病后病情严重且可致死。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更多见。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发病机制与病理

病毒经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而感染呼吸道黏膜和球结膜,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殖复制4~6天侵入血液,可能在肝、脾和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复制,并向全身扩散。感染后有时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复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带状疱疹。

本病病变主要在皮肤的棘状细胞层,呈退行性变及细胞内水肿,形成囊状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加以组织液渗入即形成疱疹。真皮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黏膜病变与皮疹类似。

抗VZV IgM在出疹时即已产生,持续约2个月;抗VZV IgG在病后4~8周达高峰,持续约6个月后渐下降并长期维持。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机制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包括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二)病毒学检查

1.电子显微镜检查

取新鲜疱疹内液体直接在电镜下观察疱疹病毒颗粒。

2.病毒分离

在起病3日内,取疱疹内液体接种人胚羊膜组织,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三)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为补体结合试验。水痘患者于出疹1~4日血清中即出现补体结合抗体,2~6周达高峰,6~12个月后逐渐下降。

(四)核酸检测技术

检测VZV DNA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诊断手段。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水痘一般忌用糖皮质激素;因其他疾病原已用激素的水痘患者,在情况许可时,应尽快减至生理剂量或逐渐停用。

1.一般治疗和护理

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2周。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因抓破水疱而引起继发感染。局部可涂莫匹罗星。

2.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是治疗水痘首选药物,剂量为每次5~10mg/kg,8小时1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小时。疗程7天或直至48小时无新的皮损出现。口服用药适用于≥1岁无并发症者,80mg/(kg•d),分4次,每次最大剂量为800mg,连用5天;或选用伐昔洛韦0.6g/d,每天 2次,口服,疗程5~7天。

3.并发症治疗

水痘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并发脑炎者应给予对症处理,包括吸氧、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止惊等措施。肺炎应给予相应治疗。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在集体机构中,对接触患者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空气、被服和用具应采用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1.主动免疫

Oka株水痘减毒活疫苗(Oka strain 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是在许多国家被应用的水痘疱疹病毒疫苗。美国FDA批准水痘减毒活疫苗用于未患过水痘的12月龄以上者,1次剂量为0.5ml皮下注射,12~18月龄初种,4~6岁复种;1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注射2次,间隔4~12周。接种1剂疫苗后,血清抗体阳性率超过95%。

我国部分省市的部分地区已将水痘疫苗纳入计划疫苗,接种后的随访发现对接种者的保护率为70%~90%,国产和进口疫苗的保护率及安全性相似。

2.被动免疫

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是用高效价水痘痊愈期血清制备的,在接触水痘患者4天内立即注射有预防效果,而皮疹出现后再接种不会改变疾病的病程。可用于高危易感人群(无水痘病史的免疫抑制者、出生前5天内或出生后2天内母亲患水痘的新生儿)接触后预防。新生儿剂量为125U,其他年龄组每10kg体重125U(最大剂量625U),肌内注射。高危新生儿给予被动免疫后,约半数仍会发病,但病情通常较轻。

作者
俞蕙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上一篇: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下一篇:单纯疱疹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