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anaphylactic shock
过敏性休克是全身性过敏反应中的极危重症,需要分秒必争地做出诊断,立即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
过敏性休克是全身性过敏反应在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表现。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急性的、潜在危及生命的、累及多器官的反应,常常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化学介质引起。当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后,分泌强效介质,具有血管活性和平滑肌收缩作用,引起全身性反应。任何器官的肥大细胞都有可能被涉及,取决于过敏刺激物的分布,主要的靶器官是心血管、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系统,这些部位的肥大细胞比较丰富。在急诊和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药物,其次是食物、虫咬等。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需要分秒必争。怀疑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肾上腺素作为一线治疗。延迟使用肾上腺素,是全身过敏反应发生致死预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我们必须强调,在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循环功能或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远胜过使用肾上腺素的危险。当然,有明确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密切监护。
过敏性休克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尽快予以肾上腺素肌内注射治疗(大腿前外侧)。肾上腺素肌内注射的浓度是1∶1 000(即1mg/ml),一次性肌内注射量为0.3~0.5mg,也就是0.3~0.5ml。如临床症状无改善,每15~20分钟重复一次。如果患者病情较重,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没有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可以考虑静脉途径给药:将肾上腺素稀释后(1∶10 000)静脉滴注,速度为1~4μg/min。如果开通静脉通路困难,可以采取骨髓腔给药。
过敏性休克第二个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患者的腿需要抬高。如果是孕妇可以采取左侧卧位。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或呕吐,可以使患者保持舒服的体位。
过敏性休克第三个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无论患者有无呼吸道症状,每个过敏性休克的患者都需要给予吸氧。
因此,给予过敏性休克患者肾上腺素治疗后,并且正确放置好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体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气道管理(如果需要,予以气管插管);②高流量吸氧(6L/min);③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护;④开放静脉通路,置入大孔径静脉导管;⑤使用等渗晶体液予以液体复苏。
过敏性休克治疗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补充血管内容量的渗漏,35%~50%的血管内容量会渗漏到血管外。所以,需通过静脉或骨髓腔,用大口径的输液导管,补充大剂量的生理盐水(以最快的速度补充1~2L)。
建议使用的药物包括:①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素);②抗组胺药;③H2受体拮抗剂;④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剂);⑤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甲泼尼龙40~80mg或地塞米松7.5~15mg);⑥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
抗组胺药可以缓解中度过敏反应。激素虽然在急诊处理时不能迅速起效,但急诊使用激素,有助于预防全身过敏反应的第二相发生。鉴于双相全身过敏反应的存在,全身过敏反应的患者在第一相症状缓解后,仍然需要监护24~3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