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behavior disorder
行为异常(behavior disorder)是指无法容忍的行为,例如游荡、喊叫、攻击、砸东西以及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虽然行为异常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但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在住进养老院的老人中更多见,有报道可以高达50%。对于行为异常的治疗和护理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对于老年人及其家庭来说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应该引起社会以及老年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对老年人行为异常的处理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领域,一方面是由于行为异常可能由多种疾病引发,另一方面,很少有专门针对行为异常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有些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往往是建立在经验使用的基础上,还缺乏相应的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对于老年人的行为异常应该尽量的早期识别,非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贯穿治疗始终的基础治疗。应该为行为异常患者提供合适的环境,如:游荡的患者应该尽量为其提供安全的环境,在地板或者墙壁上做好标识,帮助其认识所走的路,并配好门锁和警报,以防走失。护理人员的频繁、耐心探访和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游荡、吵闹、攻击、掷物等行为。当一个医疗环境不适合某种类型的患者时,应该考虑将患者转到另一个适合的环境中。比如,某机构如果不具备门锁或者警报系统,游荡的患者应该转到具有相应设备的机构中。对于早期出现行为异常的患者,应该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药物使用史等,作好鉴别诊断,并针对可能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解除可能的药物反应。
对于行为异常或者已经比较严重的痴呆患者,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护理条件非常重要。改变痴呆患者的环境常常是最成功、最安全和最省钱的方式。但是,良好的环境和护理条件对于正式的医疗机构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能需要家庭、社区、养老机构、政府及医疗机构多方面的参与。
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或者非药物治疗不能维持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安全时,需要选用药物的治疗。药物的选择应该针对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最常用的针对行为异常的药物有两类,即镇静安眠药和抗精神病药。镇静失眠药物主要用于失眠的患者,抗精神药物用于治疗行为异常的患者。这两大类药物近年来有不少新药问世,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以及基础疾病,请教专科医师加以合理的应用。
针对非痴呆患者的行为异常的治疗,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对于非痴呆的行为异常患者不能常规使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尤其要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要高度的个体化。连续长期使用时,需要定期评估。在临床上,行为异常的患者在护理上遇到麻烦时,家属和护理人员常常会促使医师使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医师应小心这种偏差,合理安全地使用该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