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enile vaginitis

中文别名 :萎缩性阴道炎

英文别名
atrophic vaginitis
概述

老年性阴道炎(senile vaginitis)常见于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的妇女,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老年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且复发率较高的老年妇科疾病,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30%~58.6%,国外报道高达80%。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会使阴道炎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病因学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使得阴道黏膜萎缩变薄,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上升,抵抗力薄弱,杀灭病原体的能力降低,致病菌容易侵入,从而导致了老年性阴道炎症的发生。而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性生活频繁、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B缺乏)等则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有研究对1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细菌培养,分离出126株致病菌,阳性率为70.0%,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61.9%),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6.5%);革兰阴性杆菌48株(占38.1%),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4.6%)。未进行厌氧菌的培养。

发病机制

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或缺乏,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减少,乳酸杆菌酵解糖原产生的乳酸随之减少,阴道内pH升高,杀灭病原菌能力降低。同时由于阴道黏膜萎缩,上皮菲薄,血运不足,使阴道抵抗力降低,致病菌易于侵入繁殖引起炎症病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抑制细菌生长和提高机体及阴道抵抗力。

1.抑制细菌生长

老年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多为厌氧菌,故首选抗厌氧菌药物,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等。甲硝唑抑制厌氧菌生长,而对乳酸杆菌生长影响较小,是理想的治疗药物,具体使用治疗方法如下:

(1)冲洗阴道

1%乳酸或0.5%醋酸冲洗阴道,1次/日。增加阴道酸度,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2)局部用药

甲硝唑(0.2g)栓剂或诺氟沙星(0.1g)栓剂,1次/日,阴道上药,疗程7~10日。

(3)全身用药

对于合并有子宫内膜炎、宫体炎及附件炎者应选用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0.2g,3次/日,口服,共5~7天,或克林霉素,300mg,3次/日,口服,共5~7日。由于老年性阴道炎其阴道内的益生菌-乳酸杆菌已经因上皮代谢改变而受到干扰,因此抗生素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使其受到损害,从而进一步破坏阴道内的生态平衡。临床上常见到因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而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往往在致病菌得到抑制之后又并发了阴道念珠菌病。因此,抑菌治疗后及时加用阴道局部的益生菌,如定君生等,有利于阴道微生态恢复平衡。

2.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

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主要是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针对病因给予补充适量雌激素,既可以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又可改善因雌激素降低导致的围绝经期的其他相关症状。可局部给药,也可全身给药。但长期较大剂量无对抗的应用雌激素,可刺激乳腺和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此,单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最好首选局部用药,当合并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全身症状有补充雌激素的需求时,应选用最低有效剂量的雌激素,并辅以适量孕激素和弱雄激素,以保证其安全性。用药期间,应禁食辛辣食物和腥膻食物,避免搔抓皮肤或热水洗烫,并暂时停用肥皂。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1)局部用药

雌三醇乳膏,商品名欧维婷软膏,每晚一次,阴道涂药,10日为一个疗程;结合雌激素,商品名倍美力阴道软膏,每晚一次,阴道涂药,7~10日为一个疗程;普罗雌烯软膏,商品名更宝芬软膏,每晚一次,阴道涂药,10日为一个疗程。由于更宝芬仅作用于阴道黏膜局部,而不易被阴道黏膜吸收入血,因此对子宫内膜无明显影响,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先给予连续应用10日后,再给予以后每周2次的后续治疗。

(2)全身用药

对于合并有雌激素缺乏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全身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全身治疗,常用药有:己烯雌酚0.125~0.25mg,每晚一次,口服,10日为一个疗程;或倍美力0.3mg,1次/日,口服,10日为一个疗程;或尼尔雌醇,首次口服4mg,以后每1~2周口服一次,每次2mg,维持1~2个月。尼尔雌醇为雌素三醇的衍生物,剂量小,作用时间短,对于子宫内膜的影响小。对于应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前应检查乳腺及子宫内膜,患有子宫内膜增生、内膜癌、乳腺癌患者禁用。长时间应用者应周期性加用孕激素以对抗子宫内膜增生。

3.全身营养

高蛋白食物,补充维生素B及维生素A有助于阴道炎的消退。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中册),第3版,978-7-117-18155-6
妇产科疾病的检验诊断,第1版,978-7-117-08360-7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