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胆囊恶性肿瘤
胆囊恶性肿瘤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胆囊恶性肿瘤

概述

胆囊恶性肿瘤有淋巴肉瘤、横纹肌肉瘤、网状组织细胞肉瘤、纤维肉瘤、类癌、癌肉瘤等,而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癌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50岁以上,平均59.6岁;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3~4倍。在胆道疾病中,胆囊癌仅占0.4%~3.8%,在肝外胆道癌中却占25%。

病因学

流行病学显示,70%的病人与胆结石有关。例如,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3cm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1cm结石病人的10倍,而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的时间为10~15年。这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物理刺激的结果,可能还有黏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综合因素参与。此外,胆囊空肠吻合,完全钙化的“瓷化”胆囊,胆囊腺瘤,胆胰管结合部异常,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与胆囊癌的发生也可能有关。

类型

国际上目前多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联合制定的胆囊癌TNM分期,见表1。这种分期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

表1 AJCC第8版胆囊癌TNM分期标准


病理学

胆囊癌多发生在胆囊体和底部,少数在颈部。腺癌最常见,约占82%,包括胆管型腺癌、胃小凹型腺癌、肠型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其次为未分化癌,占7%;鳞状细胞癌占3%;混合性癌占1%。胆囊癌可经淋巴、静脉、神经或胆管腔转移,癌细胞脱落可在腹腔内种植转移,也可直接侵犯邻近器官。沿淋巴引流方向转移较多见,途径多由胆囊淋巴结至胆总管周围淋巴结,再向胰上淋巴结、胰头后淋巴结、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肝动脉周围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肝脏是最常受胆囊癌直接侵犯的器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CEA、CA19-9、CA125等均可以升高,其中以CA19-9较为敏感,但无特异性。细针穿刺胆囊取胆汁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有一定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不均匀,腔内有位置及形态固定的肿物,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超声造影、增强CT或MRI显示胆囊肿块血供丰富,则胆囊癌的可能性更大。

胆囊癌合并坏死、感染需要与胆囊炎或胆囊坏疽形成的脓肿鉴别,但胆囊癌血供丰富,CA19-9升高。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活检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治疗

化学或放射治疗大多无效。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的范围依据胆囊癌分期确定。

1.单纯胆囊切除术

适用于AJCC 0期和Ⅰ期胆囊癌。这些病例几乎都是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后病理检查偶然发现的,癌肿局限于胆囊黏膜层或达固有层,未侵犯肌层,不必再行手术。

2.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适用于ⅡA、ⅡB、ⅢA期胆囊癌。切除范围除胆囊外,还包括肝Ⅳb段(方叶)和Ⅴ段切除或亚肝段切除,并做胆囊引流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3.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适应证为某些ⅢB、ⅣA或ⅣB期胆囊癌。手术范围包括肝右三叶切除,甚至肝+胰十二指肠切除。临床上虽有成功的病例,因手术死亡率高,长期生存率低,争议较大。

4.姑息性手术

适应于不能切除的胆囊癌,方法包括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内引流术,经皮、肝穿刺或经内镜在胆管狭窄部位放置内支撑管引流术以及胃空肠吻合术等,目的是减轻或解除肿瘤引起的黄疸或十二指肠梗阻。

预防

总体上,胆囊癌手术后长期生存率依然很低,故重在预防其发生。对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特别是结石直径>3cm者;胆囊息肉单发、直径>1cm或基底宽广者;腺瘤样息肉以及“瓷化”胆囊,应积极行胆囊切除。

来源
外科学,第9版,978-7-117-26639-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