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retrobulbar neuritis
中文别名 :球后视神经炎
球后视神经炎(retrobulbar neuritis)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以后者多见。因球后视神经炎受累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病变最常侵犯乳头黄斑束纤维,因该束纤维在眶内球后段视神经轴心部分,故称轴性球后视神经炎(axial retrobulbar neuritis);②病变主要侵犯球后视神经鞘膜及其周围神经纤维束时,则称球后视神经周围炎(retrobulbar perineuritis),以梅毒多见,特征为视野呈向心性缩小,临床上难确诊;③病变累及整个视神经横断面,则表现为无光感即黑,称横断性视神经炎(transverse optic neuritis),为最严重的类型,视力恢复后用小视标常可检查出中心暗点。
一般与视神经病变的病因相似,较特殊的是在西方以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最多见,与多发性硬化密切相关,而在国内则较西方少见。
球后视神经炎的治疗原则与视神经炎相似,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原因不明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者应积极抢救,即使是横断性球后视神经炎已无光感月余,经治疗恢复有用视力已不属罕见。其次,判断视功能障碍的病程,即病变仍在继续进展还是已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定期查视力、视野、VEP等,给予相应的治疗计划,必要时尚应定期进行头颅CT和MRI等检查。早期一般均认为应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尽管对此尚有争论。建议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可使视力恢复迅速,又可缓解多发性硬化病变的发生,国外一般强调首先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即静脉滴注500~1000mg/d,3~5天。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围绕着美国视神经炎以多发性硬化为主要病因进行的,该病本身就有自发缓解与复发的特点。对急性重症球后视神经炎视力无光感或仅有数指的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2~3周左右,如经头颅CT及MRI发现视神经明显增粗,可试行经鼻内镜或经筛眶等行视神经管减压术,以免给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其他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苷等均有一定效果,活血化瘀类中药亦有价值,如复方丹参、葛根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复明胶囊等中成药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体外反搏及高压氧等由于可提高氧的供应,改善微循环,对于不少病例亦证明有效。加强身心锻炼,保持其良好的平衡,长期维持视功能不恶化是可能的。有报道应用β-干扰素及免疫球蛋白均取得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