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glaucoma
一、青光眼的概念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眼压升高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有一定遗传倾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
二、眼压与青光眼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从临床角度,正常眼压的定义应该是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压范围。正常人眼压平均值为15.8mmHg(1mmHg=0.133kPa),标准差2.6mmHg。从统计学概念,也就将正常眼压定义在10~21mmHg(均数±2×标准差),但实际上正常人群眼压并非呈正态分布。因此,不能机械地把眼压>21mmHg认为是病理值。临床上,部分患者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正常上限,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却发生了典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正常眼压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由此可见,高眼压并非都是青光眼,而正常眼压也不能排除青光眼。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在眼压得到控制后,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仍然进行性发展,提示除眼压外,还有其他因素参与青光眼的发病。种族、年龄、近视眼及家族史,以及任何可引起视神经供血不足的情况,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也都可能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眼压是目前唯一得到证实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直接相关的危险因素,眼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视神经损害的风险越大。而且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眼压仍是最确切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同时,眼压控制后多数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害的发展得到减缓也反证了高眼压的危害性。因此,认识正常眼压及病理眼压,对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正常眼压不仅反映在眼压的绝对值上,还有双眼对称、昼夜压力相对稳定等特点。正常人一般双眼眼压差异不应>5mmHg,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不应>8mmHg。生理性眼压的稳定性,有赖于房水生成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房水自睫状突生成后,经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然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外流:①小梁网通道,经前房角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再通过巩膜内集合管至巩膜表层睫状前静脉;②葡萄膜巩膜通道,通过前房角睫状体带进入睫状肌间隙,然后进入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最后穿过巩膜胶原间隙和神经血管间隙出眼。正常人大约20%的房水经由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
眼压高低主要取决于房水循环中的3个因素:睫状突生成房水的速率;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和上巩膜静脉压。如果房水生成量不变,则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一环节发生阻碍,房水不能顺利流通,眼压即可升高。大多数青光眼眼压升高的原因为房水外流的阻力增高,或因房水引流系统异常(开角型青光眼),或是周边虹膜堵塞了房水引流系统(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治疗也着眼于或增加房水排出,或减少房水生成,以达到降低眼压、保存视功能的目的。
青光眼在世界各地广为存在,但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却明显不同。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原发性青光眼在美国和西欧以开角型常见,患病率男性是女性的2倍,而我国以闭角型青光眼常见,性别表现则恰恰相反。冷热和气候转变也可导致青光眼的发病。随着年龄增长,60岁以上的患病率几乎是40岁以下人群的7倍。青光眼可能是多因子遗传,开角型青光眼5%~50%有家族史。一般认为近视眼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远视眼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高血压患者用药物控制血压或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及低血压危象会加重视野的损害。也有人认为糖尿病人中青光眼是非糖尿病人的3倍,青光眼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即机械学说和缺血学说。机械学说强调视神经纤维直接受压,轴浆流中断的重要性;缺血学说则强调视神经供血不足,对眼压耐受性降低的重要性。目前一般认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很可能为机械压迫和缺血的合并作用。目前已比较清楚地认识到,青光眼属于一种神经变性性疾病。青光眼视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及其轴突的变性,以及伴随而来的视功能进行性丧失,都源自急性或慢性神经节细胞损害的后遗变性。眼压升高、视神经供血不足作为原发危险因素改变了视神经节细胞赖以生存的视网膜内环境;兴奋性谷氨酸、自由基、氧化氮增加,生长因子的耗损或自身免疫性攻击等继发性损害因素,都可能导致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的凋亡和变性。因此,治疗青光眼在降低眼压的同时,改善患者视神经血液供应,应用视神经保护性治疗也应该成为青光眼治疗的可选择方法之一。
根据前房角形态(开角或闭角)、病因机制(明确或不明确),以及发病年龄3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3大类。
1.原发性青光眼 ①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②开角型青光眼。
2.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 ①婴幼儿型青光眼;②青少年型青光眼;③先天性青光眼伴有其他先天异常。
(一)治疗原则
1.眼压降低至不引起视神经继续损害的安全水平(安全眼压或目标眼压)。
2.视神经保护治疗。
3.继发性青光眼者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二)治疗方案
大多数青光眼患者仅通过药物治疗就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眼压。如药物不能够控制眼压或视神经病变继续发展,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相对简单、安全。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可以采用不同的激光手术进行治疗。青光眼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地降低眼压,但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