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kyphosis
脊柱后凸畸形定义为脊柱在矢状面上的向后凸出;正常情况下,脊柱的胸段及骶段向后凸出,而颈段和腰段向前凸出。在正常人群中,如颈段脊柱出现后凸,则视为异常;胸、骶椎后凸过度则亦视为异常。正常人胸椎生理性后凸小于50°,后凸顶点在T6~8处,与腰前凸形成平衡的生理弧度,此时矢状面重力垂线经过C1、C7、T12和S1,维持最佳生理曲线和身体平衡,保证人体能正常前视。
脊柱后凸畸形是脊柱矢状位的畸形,多发生在胸椎或腰椎,有时伴有脊柱侧凸,形成侧凸后凸畸形。脊柱后凸可以引起腰背痛、不能直视前方以及胸腹脏器功能受限,严重僵硬的脊柱后凸畸形可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
脊柱后凸的矫正常常需要进行截骨矫形。截骨可分为后路截骨、前路截骨以及前后路联合截骨,其中后路截骨方式可以分为单节段、多节段椎板后方截骨以及经椎体截骨。矫形通常需要在内固定器械辅助下完成,内固定器械不仅在截骨的过程中保护截骨部位,防止脊髓神经受到牵拉剪切损伤,还可以在截骨完成后进行加压,闭合截骨形成的间隙,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稳定截骨的节段,利于植骨融合。截骨手术通常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失血较多,特別是多段截骨和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更长,失血更多,加之在脊髓神经周围操作,手术风险大。
脊柱后凸的预防与早期发现:
1.产前或孕前检查
因为这是脊髓脊膜膨出发生的时期。
2.早期诊断
例如学校特发性侧凸的筛查,胸腰椎爆裂或压缩性骨折后常规的放射学随访。
3.手术操作
例如行后路减压时若超过50%关节突关节或峡部结构被破坏时需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