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急性尿潴留
急性尿潴留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英文缩写
AUR
概述

急性尿潴留(acute urinary retention,AUR)是指急性发生的无法排尿,导致尿液滞留于膀胱内的一种症侯群,常伴随由于膀胱内尿液胀满而引起的明显尿意、疼痛和焦虑等症状。 

病因学

1.尿道梗阻性因素

机械性梗阻(如膀胱出口梗阻、尿道狭窄、尿道结石、尿道外口狭窄等)或动力性梗阻(如α-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前列腺炎症)导致的尿道阻力增加。

2.神经性因素

膀胱感觉或运动神经受损(如盆腔手术、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糖尿病等)。

3.膀胱肌源性因素

膀胱过度充盈等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 

流行病学

AUR多发于男性,老年人发生率高,其中70~79岁老年男性10%在5年内发生AUR,80~89岁老年男性30%在5年内发生AUR,而40~49岁男性只有1.6%在5年内发生AUR。65%AUR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在PLESS研究中,前列腺增生者的AUR发生率为18/1000人·年。女性和儿童较少发生AUR,女性AUR常有潜在的神经性因素,儿童通常是由于感染或手术麻醉引起。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急诊处理

AUR是临床急诊,必须立即处理,通过急诊置管排出膀胱内尿液使膀胱减压。采取何种方法置管,由非专科医生置管还是由泌尿外科医生置管,置管地点是在家里、急诊室、泌尿外科病房还是在手术中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决定,置管后患者是否收治入院同样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AUR的急诊置管采用阶梯式方法进行,按创伤程度依次为:尿道留置Foley导尿管、留置Coudé导尿管、耻骨上置管。标准的经尿道导尿易于操作,通常容易成功。若经尿道导尿不成功或有禁忌,可放置质硬的、头端成角的弯头导尿管(Coudé导尿管)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suprapubic catheter,SPC)。

血尿、低血压、解除梗阻后利尿是快速减压的潜在并发症,但没有证据表明慢速膀胱减压会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1.导尿术(推荐)

采用导尿术治疗AUR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肉眼血尿者插入导尿管并进行冲洗以清除膀胱内的血液和血凝块。同时,导尿可用于收集无污染的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通过导尿管行膀胱造影对了解AUR患者的膀胱病变或是否合并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有一定帮助。

导尿术的禁忌证是尿道损伤和尿道狭窄,包括确诊或怀疑的尿道损伤。如果怀疑患者有尿道损伤和尿道狭窄,在为其插导尿管前必须进行逆行尿道造影。多数男性患者可用16F或18F的导尿管,尿道狭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较细的导尿管(12F或14F)。

导尿术的并发症: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常见,许多患者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但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肾盂肾炎、菌血症甚至尿脓毒症。老年、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晚期、危及生命的基础病的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严格的无菌插管技术,尽量保持收集系统密闭并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急诊导尿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抗生素只对需要中期留置导尿的患者有应用价值,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病人无益,并可导致耐药菌的增生。导管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包皮嵌顿和尿道、膀胱损伤等。

2.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推荐)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的适应证包括对经尿道导尿有禁忌或经尿道插管失败的AUR患者。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的禁忌证包括膀胱空虚、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伴瘢痕,以及既往有盆腔放疗史伴瘢痕,全身出血性疾病等。

耻骨上穿刺造瘘操作较导尿术复杂,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血尿、造瘘管扭折或被血块堵塞、造瘘管周围漏尿、感染或脓肿形成、不慎拔除造瘘管、手术失败等,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输尿管损伤、大血管损伤、腹膜炎甚至死亡。肉眼血尿常见,但多为一过性。使用新型的Seldinger SPC穿刺套装时SPC管的置入是沿着一根导丝,而传统的方法是以trocar盲目穿刺。如果穿刺前不能触及膀胱或膀胱充盈不满意,采用超声定位有助于判断膀胱位置,提高穿刺的安全性。

3.穿刺抽尿法(可选择)

在无法插入导尿管,无条件穿刺造瘘情况下为暂时缓解患者痛苦,可在无菌条件下,在耻骨联合上缘二指正中线处,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暂时缓解患者症状后转有条件医院进一步处理。

(二)病因治疗

AUR需要急诊处理,立即解决尿液引流。因此,除了一些可以在急诊解除的病因外,如尿道结石或包茎引起的尿道外口狭窄,包皮嵌顿等,其他病因导致的AUR可在尿液引流后,再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具体可参照相应疾病的诊疗指南。

包皮嵌顿可手法复位,如包茎可行包皮背侧切开。尿道外口狭窄闭锁,可行尿道外口切开。尿道结石造成AUR,前尿道结石可直接经尿道取石或碎石,后尿道结石可行膀胱镜检查将结石推回膀胱,留置导尿后二期再处理结石。膀胱内血块造成的AUR可能需在膀胱镜下清理血块后再留置导尿管。如因便秘造成AUR,在置管引流膀胱尿液的同时需要通便治疗。尿道外伤后AUR应先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二期处理尿道狭窄。术后AUR在导尿治疗前可先试用溴吡斯的明或针灸治疗。

1.手术治疗(可选择)

发生AUR后应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长期置管的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脓血症、创伤、结石、尿道狭窄等,也有诱发尿路鳞状上皮癌的可能。

手术解除AUR发生的病因可从根本上避免AUR再发,也可避免长期或重复置管。对BPH,AUR被列为是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BPH患者接受手术者24%~42%是由于AUR。

AUR发作后急诊行前列腺手术者(发生AUR数天内),感染、围手术期出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输血率、死亡率增高。与单纯因排尿症状而行TURP手术的患者相比,AUR患者TURP术后不能排尿的几率更高。以AUR来就诊的BPH患者,推荐在应用α受体阻滞剂后先行TWOC,以后再延期手术,不推荐急诊行前列腺手术。

2.间歇性自家清洁导尿(clean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CISC)(可选择)

对AUR病因不能有效治疗的患者,CISC是除长期置管之外的另一选择。CISC可用于在AUR发生后短期替代保留导尿以延期手术,也可用于前列腺切除术后因膀胱逼尿肌乏力而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尤其适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3.药物治疗(可选择)

AUR通常急诊就诊,患者非常痛苦,因此尿液引流是首选,药物治疗仅作为尿液引流的辅助治疗,或者患者拒绝导尿或不适合导尿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急性尿潴留的发生机制,目前能用于治疗尿潴留的药物主要包括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拟交感神经类药物如溴吡斯的明和松弛尿道括约肌的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坦索罗辛等。

4.其他治疗措施(可选择)

(1)开塞露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为甘油(55%)、三梨醇(45%~55%)、硫酸镁(10%),甘油可直接刺激直肠壁,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排便,与此同时引起膀胱逼尿肌强力收缩,括约肌松弛,辅以膈肌以及腹直肌收缩,通过这一系列反射,使腹内压和膀胱内压增高,引起排尿。国内多个报道使用开塞露灌肠,可以缓解妇女产后和儿童的急性尿潴留,但对前列腺增生所致急性尿潴留不推荐使用。

(2)针灸

祖国医学采用针灸对解除产后或术后麻醉所致逼尿肌收缩乏力的急性尿潴留有一定治疗效果。针刺部位可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也可以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效果更明显。

(三)推荐意见

1.AUR的急诊处理可留置导尿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采用超声定位可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2.对需要置管超过14天的AUR患者,推荐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相对经尿道导尿,膀胱造瘘的不适症状、发生菌尿症或需要再次置管的机会更少。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AUR者也推荐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

3.对急诊导尿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抗生素,但对于某些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肾移植),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4.推荐AUR患者置管后带管回家等待合适的后续诊治,但对肾功能不全、尿脓毒症、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或难以随访的患者,收治入院是必要的。

5.推荐第一次发生AUR的患者在置管后应用α受体阻滞剂,3~7天后TWOC。

6.对反复发生AUR的患者,不推荐长期保留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如果可能,应采取手术治疗解除AUR的病因,亦可酌情试用间歇性自家清洁导尿等治疗。

7.对发生AUR的BPH患者,不推荐在数日内立即手术治疗,推荐在应用α受体阻滞剂后先行TWOC,以后再择期手术。

8.拟副交感神经节药物可用于手术后或产后的急性尿潴留,针灸、开塞露灌肠对解除产后或术后麻醉所致急性尿潴留有一定治疗效果。 

来源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2014版,第1版,978-7-117-18020-7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