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英文缩写
CIN
概述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提出TBS诊断系统,从细胞学角度将鳞状细胞异常分为3类:不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LSIL相当于CIN1级,较少发展为浸润癌;HSIL则相当于CIN2/3,可能发展为浸润癌。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要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原则

对CIN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是预防子宫颈癌的关键组成部分,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不适当的CIN处理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亦或过度处理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依据:①CIN级别;②病变部位与范围;③年龄和生育要求;④细胞学结果;⑤高危HPV检测结果;⑥医疗资源、技术水平、医师经验;⑦随访条件;⑧特殊人群。

1.CIN1的处理

(1)观察:阴道镜检查满意者。

(2)治疗:有糜烂病灶者可行物理治疗,治疗前需做ECC。

(3)CIN1病灶累及腺体的处理要点:按照CIN2/3处理,不建议单纯随访。

(4)随访及注意: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如无异常1年以后复查细胞学和HPV,如果两次细胞学结果阴性,HPV阴性,转为常规筛查随访。①随访中如果细胞学结果>ASCUS或高危型HPV阳性,需阴道镜检查;②年轻女性(21~24岁):采用细胞学随诊,不宜通过HPV检测随访。对细胞学结果异常者,需行阴道镜检查;连续两次细胞学阴性,转入常规筛查随访。

2.CIN2/3的处理

(1)宫颈锥切术(包含LEEP及冷刀锥形切除术),切除整个移行带,得到所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减少隐匿性浸润癌漏诊的风险。CIN2/3禁忌首选全子宫切除术作为治疗选择,更不是标准的治疗,宫颈锥切术后组织病理学排除浸润癌后。

(2)全子宫切除术,下述情况者可考虑:①无生育要求、恐惧疾病进展;②锥切切缘仍存在高度病变,再次切除困难;③复发性或持续存在的CIN2/3;④无随诊条件。

(3)随访及注意事项

1)术后采用细胞学或细胞学联合阴道镜随访,间隔4~6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内需行两次阴道镜+ECC评估,如结果阴性,转入常规细胞学或细胞学+阴道镜随访。

2)对于宫颈锥切切缘阳性的病例,最好采用阴道镜检查同时ECC方法随访,间隔4~6个月。对于年轻患者可重复锥切,对不宜再次切除者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

3)妊娠期CIN2/3:极少发展为浸润癌,产后自然消退率较高。妊娠期CIN以随诊观察为主,应该每2个月进行一次阴道镜检查,产后6~8周再次进行评估处理。妊娠期CIN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①术中严重出血;②完全性切除病灶几率低,导致高复发率或持续病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宫颈锥切的唯一指征是高度可疑子宫颈浸润癌。

4)年轻女性(21~24岁)CIN2/3:确诊为CIN2,阴道镜图像满意者,首选随访观察;CIN2/3阴道镜图像不满意,首选宫颈锥切。定期随访者建议间隔6个月行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2次结果正常者,1年后行细胞学+HPV联合筛查。若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仍为CIN3,建议宫颈锥切术。

3.原位腺癌(AIS)的处理

宫颈原位腺癌病灶多向颈管深处延伸,且常为多灶性起源或呈跳跃性,阴道镜检查的作用有限。

(1)AIS的诊断必须经宫颈锥切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2)无生育要求者,可选择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3)有生育要求者,可行保守性手术,如LEEP或冷刀锥切术(CKC),切缘阴性者,长期随访;锥切后切缘阳性者,推荐再次宫颈锥切。

(4)随访:术后应采用细胞学、HPV及阴道镜随访,间隔为3~6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内需行两次阴道镜+ECC评估,如无异常,转入常规细胞学或细胞学+阴道镜随访。

宫颈病变诊断注意事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妇产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2753-7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