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卵巢良性肿瘤
卵巢良性肿瘤
概述

卵巢良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生育年龄多发,总体发病率占0.17%~5.9%,在美国约5%~10%女性一生中需行附件手术。

类型

常见病理类型

上皮性肿瘤中各种类型几乎全存在良性,以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较常见;性索间质瘤中以卵泡膜纤维瘤型最常见;生殖细胞肿瘤中以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最常见。

1.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adenoma)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常见于30~40岁。肿瘤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多为单侧,也可有双侧性,囊内充满淡黄色透明液体。单纯型者多为单房,囊壁光滑;乳头型者常为多房,囊壁内可见乳头,偶尔也可见向囊外生长,此种情况必须详查有无恶性存在;前者恶变率为35%,后者则可达50%。光镜下囊壁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间质内可见砂粒体,是浆液性囊腺瘤的特点,恶性时也可见,故无特异性。电镜特点是细胞核周边略不规则,微绒毛和纤毛向着细胞的游离面排列,细胞膜间连接处有明显的指状交错。

2.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adenoma)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少数儿童也可见。大多为单侧,以多房性为主,可生长至较大体积,以致引起压迫症状。瘤内容物为胶冻样,属粘多糖类,切面可见大小数目不等的房,房间隔也可较厚,囊壁衬以单层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细胞,富有胞浆,胞核位于基底部。高柱状上皮之间有杯状细胞,与宫颈内膜及肠的黏液细胞相似,特殊染色可见嗜银细胞。此瘤恶变率约为5%~10%。

腹膜假黏液瘤:约2%~5%患者可并发腹膜黏液瘤,由于黏液性内容物溢入腹腔,导致腹膜种植,形成肿瘤结节,外观极似癌的转移,但细胞无异型性或核分裂,且多限于腹膜表面生长,继而可引起肠粘连,甚至种植于阑尾。在切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时,如处理不当,以致囊内容物溢入腹腔,也可发生腹膜假黏液瘤。处理比较困难,手术不易完全切除,化、放疗效果均不肯定。

3.Brenner瘤

较少见,占所有卵巢肿瘤中的0.5%~1%,而良性为99%。多见于40~50岁,单侧多,双侧约6%~8%。肿瘤为实性,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灰白色,质硬韧,大小不一,可自0.5~30cm。镜检以多数包埋于纤维间质中的上皮细胞巢为主,上皮细胞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核较小,常见明显核纵沟,呈咖啡豆样外观。10%~15%患者有不规则出血,15%有子宫内膜增生,但很少有子宫内膜癌。约15%~30%双侧卵巢伴有另外一种肿瘤,最常见为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其次,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或畸胎癌。文献报道23%~30%合并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4.混合性上皮瘤

占良性卵巢肿瘤2%~3%。肿瘤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皮成分组成,若次要上皮成分不足10%则仍依据占优势成分命名。病检时浆液、黏液混合性的囊腔内,可分别含黏液或浆液。镜下囊壁分别衬覆浆液或黏液两种上皮。良性混合性以浆液/黏液及黏液/Brenner瘤混合居多。

5.泡膜细胞瘤(thecoma)

占全部卵巢肿瘤的0.5%~1%,是卵巢具有内分泌功能肿瘤中最常见者。多发现于绝经期前后。Anikwue等报道30%患者有绝经后出血,16%月经过多,8.4%月经稀少,4%发现于妊娠期。29%有腹部肿块史,10%述有腹胀。在72例子宫内膜检查中,46%为正常内膜,37%为子宫内膜增生,17%为子宫内膜腺癌。肿瘤几乎全为单侧,大小不等,外观光滑或分叶状。切面灰或黄色,质密,呈旋涡状。细胞大小不等,具有含脂质成纤维细胞型的圆形或梭形细胞,不同程度上与卵泡内膜层细胞相似。如部分细胞具有黄体的泡膜黄体细胞形态,则称为黄体化泡膜细胞瘤。此瘤恶性者少,小于1%。

6.纤维瘤(fibroma)

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5%,单侧居多,仅约10%为双侧。大小不等,小者为卵巢表面一小结节,大者可充满腹腔,出现压迫症状,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由于肿瘤质地硬,中等大小时易扭转。内分泌功能症状较泡膜细胞瘤低,但有时可混有泡膜细胞瘤成分。瘤表面光滑,或多数结节状,切面白色或灰白色,有似平滑肌瘤的编织结构。可出现水肿或囊性退行性变,形成囊腔,有时还可有钙化。镜下与其他部位的纤维瘤相似,可见梭形成纤维细胞及纤维细胞。细胞成束,交织排列,细胞间常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两者比例不等。此瘤属良性,一般手术切除即可,预后很好。

Meig综合征:约1%~5%纤维瘤可合并腹水或胸水及腹水,肿瘤切除后胸腹水即消失。相继发现其他卵巢良性肿瘤也可合并胸腹水,如黏液性囊腺瘤,Brenner瘤等,故Meig综合征定义乃推广至所有卵巢良性肿瘤合并胸腹水者。其发生机制可能由于肿瘤组织水肿,而肿瘤包膜较薄,因而细胞外液漏出形成腹水。大量腹水经过横膈孔道,渗至胸腔,形成胸水。巨大肿瘤压迫,心功能代偿差,或奇静脉、半奇静脉受阻,淋巴受压,引起渗出,也可能为原因之一。

7.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teratoma)

又称皮样囊肿,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0%~30%左右,是卵巢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绝大多数为20~30岁,5%~24%为双侧。无并发症时,很少有症状,但9%~17%可发生扭转,因肿瘤多有蒂,又有一定重量,此时常出现急腹痛,有时扭转部位缓解,症状又有所减轻,甚至有反复腹痛病史,有扭转时即应及时切除。其他合并如感染及破裂较少。肿瘤中等大小,直径10cm左右,外观圆形或椭圆形,包膜薄,光滑,呈白、灰、棕黄等色。囊内可见来自三个胚层的各种组织,如鳞状上皮、毛发、牙齿以及皮脂样物。后者在人体温下为流质,在室温时为半固体,是由脂肪、皮肤脱屑、甘油、胆酸及固醇类组成。囊壁内常有一处较突起,即所谓“头节”,各种胚层组织最易于此处找到,也是病理检查切片时应注意之处。

成熟畸胎瘤恶变率为2%~3%,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如有恶变,在切开肿瘤后,除常见油脂毛发等内容物外,尚有实质性部分,或有糟脆坏死部分,而恶变常发生在“头节”附近。

8.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

很少见,占卵巢畸胎瘤的2%~2.7%。诊断标准是甲状腺组织占卵巢肿瘤成分的50%以上,或虽低于此比例,但临床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而除外不是由于颈部甲状腺肿引起。约有10%~30%的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亢,患者年龄多在30~50岁,肿瘤多单侧,外观呈多房,囊性,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剖面呈红木色,含有胶质,镜下可找到成熟的甲状腺组织。临床表现除可合并有甲亢症状外,还有27.3%合并腹水,量多少不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曾收治一例,腹水多达10000ml。合并腹水的肿瘤,直径多大于6cm。也有报道像Meig综合征,合并胸腹水,甚至合并心包积液,手术后即完全消失。此瘤恶变率约1%~5%。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良性卵巢肿瘤确诊后即应手术治疗,有扭转破裂等并发症时应急诊手术,一般附件肿物大于5cm时,多应手术明确其性质,各种瘤样病变很少大于5cm直径。不明确时应定期追踪检查。生育年龄妇女的非赘生性肿物常一过性存在,有时月经前后对比也非常重要。绝经期前后,应特别警惕有无卵巢恶性肿瘤。

手术方式可选择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通常直径8cm以下的卵巢良性囊性肿瘤多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并在穿刺抽吸干净囊内液体后,借助取物袋较为方便的从较大的穿刺孔取出肿瘤。必要时,也可扩大一侧下腹穿刺孔,取出实性、囊实性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常是卵巢良性肿瘤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也扩大了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对手术技巧非常熟练的医生来说,肿瘤的大小有时并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

手术范围要根据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年轻患者,单侧良性卵巢肿瘤应作患侧肿物剥除术;如不能除外交界性或恶性应作患侧附件切除术,除非对侧卵巢有明显其他病变时,才考虑做肿瘤剔除术。双侧卵巢均有良性肿瘤时,根据情况争取做肿瘤剔除术,以保留部分正常卵巢组织,继续行使卵巢功能。年老患者,绝经前后,尽量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其他年龄可根据情况进行一侧附件切除,或一侧附件及子宫全切除,但均需仔细检查对侧卵巢,尤其是肿瘤有乳头或实性成分者,可疑时应作对侧卵巢剖视活检。

巨大卵巢肿瘤,尤其是黏液性囊腺瘤,应尽量完整取出,避免肿瘤破裂,溢出囊液。切口宜大,必要时可在术中先穿刺放液,待体积缩小后再取出,但应用纱布垫防护穿刺部位周围的组织,避免囊液外溢。放液速度与抽取腹水相似,不宜速度过快,以免腹压骤降引起休克。

任何良性卵巢肿瘤,在未经病理检查之前,均不能排除无恶性变的可能。手术前可疑时,应作好充分准备,如必要的阴道消毒备子宫全切之需。术中有可疑,应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标本要切开作详细肉眼观察,尤其是黏液性囊腺瘤,常常在同一标本上可同时出现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医生的相互配合,共同检查,非常重要。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妇产科责任制整体护理常规,第1版,978-7-117-19624-6
临床妇产科学,第2版,978-7-117-14029-4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