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onsillitis
扁桃体炎(tonsillitis)是扁桃体的炎症。扁桃体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端,易接触自口、鼻进入的病原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受到病原体侵犯而发炎。临床上分为急、慢性扁桃体炎两种。扁桃体炎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心肌炎等,故应予重视。
(一)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急性咽炎,是一种咽部常见病。从病理角度可分为急性卡他性、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三型,后两种也统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当机体因受凉、潮湿、过度劳累、吸烟饮酒过度、吸入有毒气体时,机体免疫力全身或局部下降,易导致病原菌感染而致病。急性扁桃体炎的炎症局限于表面黏膜,多为病毒引起;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为炎症侵及扁桃体实质内的淋巴滤泡,扁桃体隐窝之间的黏膜下有黄白色斑点,多为细菌致病;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的病变起于隐窝感染,隐窝口有混合性渗出物,多为混合性感染。
由于急性扁桃体炎有传染性,潜伏期约3~4天,可直接接触传染或经飞沫传染,其传染性通常呈散发性,偶有暴发流行,感染者应适当隔离。本病多发于儿童与青年,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二)慢性扁桃体炎
细菌、病毒感染,致使扁桃体反复急性发作,使得扁桃体隐窝内上皮坏死,菌体与炎性渗出物聚积,致隐窝形成瘢痕,使隐窝引流受阻,发展至慢性炎症。机体感染病原体后,机体可能对病原体及其代谢物产生抗体,并形成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可能对扁桃体产生损害而引起多种扁桃体源性全身疾病。本病亦可继发于其他感染。
(一)急性扁桃体炎
1.一般方法
本病具有传染性,最好能隔离患者。予以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流质饮食、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
2.抗生素的应用
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根据病情决定给药途径。对重症患者,可给青霉素针剂800万U/d,静脉滴注5~7天。对重症患者伴高热者,给予抗生素加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退热效果明显。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其他抗生素。
3.局部治疗
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洗必泰含漱水含漱;有条件者用温热生理盐水漱口亦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局部处理很重要,最好用2%丁卡因表面麻醉,用12号针头接负压吸引器将隐窝口的脓栓吸除,使引流通畅,炎症消除得快,可降低扁桃体周脓肿的发生率。
(二)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扁桃体切除术。保守治疗一是用免疫疗法辅以抗变应性措施处理,如疫苗脱敏,胎盘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二是冲洗隐窝口。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组织之一,在实施扁桃体摘除术前须权衡利弊。由于慢性扁桃体炎的炎症病灶位置特殊,口服药物难以在病灶达到有效浓度,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