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肛乳头瘤
肛乳头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apilloma of anus

中文别名 :肛门乳头状纤维瘤;肛乳头肥大;悬珠痔

英文别名
hypertrophy of anal papilla
概述

由于直肠下端与口径较小的肛管相接,呈现8~10个隆起的纵行皱襞,称肛柱。肛管与肛柱连接部位的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肛乳头瘤是肛乳头因粪便或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纤维化增生,逐渐增大变硬而形成的一种肛门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很少癌变,但不排除恶变倾向,因此积极的治疗可早期切除。中医称其为“悬珠痔”。

病因学

1.肛乳头周围组织的反复炎性刺激:便秘致粪便长期存留刺激、腹泻致排便刺激频繁,局部肛窦炎、肛乳头炎长期迁延。

2.慢性肛裂:三期以上的肛裂的顶端与肛窦接近,肛裂反复发作,炎性刺激此处的肛乳头,致逐渐增生而成。

3.外伤或肛门其他疾病致局部血流障碍、淋巴回流不畅。

4.中医认为大肠热结,湿热下注而发病,多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食物而致。

病理学

肛管部感染、外伤或不良刺激后,直肠末端齿线部肛柱下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肛乳头增大,形态各异,可呈乳头状、圆锥状或柱状,多有细蒂样结构,表面光滑,乳白色或淡红色(图1),反复脱出者,表面皮肤发生角化,或呈分叶状,不易出血。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可伴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图2)。

图1A 肛乳头瘤标本照片,圆形,表面光滑

图1B 肛门镜下观察肛乳头肥大,猫牙状

图2 镜下:增生的乳头表被明显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棘细胞层增生、肥厚、无异型,位于乳头中央的为纤维血管组织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通过肛门镜或电子直乙镜可于齿状线水平见单发或多发肥大肛乳头或乳头状瘤。病理切片可见肛乳头肥大,间质慢性炎及血管扩张。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为解除其恶变的后顾之忧,宜早期手术切除或结扎。

预案一:非手术治疗

早期瘤体较小时,可呈锥状或乳头状突起,若暂不予手术时应注意其生长变化情况,若伴有肛窦炎、便秘、腹泻等需积极治疗,避免持续刺激瘤体增生。

预案二:肛乳头(瘤)结扎切除术

麻醉满意后,暴露肛乳头瘤基底部,或直接将其拉拖出,以丝线于基底部贯穿缝扎或结扎,距丝线约0.3cm处,切除全部完整瘤体。

预案三:电灼术

较小的增生肛乳头可直接用高频电刀烧灼至基底部,较大的肛乳头瘤,可用电刀将其从基底部切断,创面同时电凝止血。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一)居家护理

1.平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积极治疗腹泻、便秘等症状,以免粪便刺激局部造成慢性炎症而易引起炎性增生。

2.养成便后洗净局部或每日早晚清洗肛门的习惯,保持肛门清洁。

(二)饮食指导

1.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酒。

2.调整饮食,既保证足够的营养,又要保持荤素搭配的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可参考相关章节的护理)。

(三)肛乳头瘤的预防

1.保持肛门部清洁,尽量便后清洗肛门,也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久坐,按时排便。

3.积极治疗肛隐窝炎、肛乳头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疾病。

4.避免便秘及腹泻的发生,一旦发病需及时治疗。

5.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6.提醒患者不可小看肛乳头瘤,一旦发病需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师进行治疗,以免肛乳头瘤逐渐增大产生摩擦疼痛等不适症状,以及恶变等较严重后果。

来源
肛肠医师临床工作手册,第1版,978-7-117-25243-0,2017.11
下消化道疾病诊疗手册,第1版,978-7-117-30529-7,2020.11
肛管直肠疾病超声诊断,第1版,978-7-117-14871-9,2012.03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