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乳房恶性肿瘤
乳房恶性肿瘤
概述

乳房恶性肿瘤有乳腺癌、乳头的湿疹样癌(ec zematoidcarcinomaofnipple)亦称佩吉特癌(Paget's carcinoma)、乳房肉瘤、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carcinoma)等。其中后两种临床少见,仅见于发生转移。占乳房肿瘤的1%~3%。而乳腺癌是最常见而重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其发病年龄大多数在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以45~49岁者的发病率最高。乳腺癌因生长部位表浅、检查方法简单,故容易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发展至晚期,治疗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对妇女危害较大。因此定期进行乳房病的普查十分必要。 

乳腺癌一般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扩散。淋巴转移较早,常常在晚期才有血液转移。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大多沿胸大肌外侧淋巴管至腋窝淋巴结达锁骨下淋巴结。少数可直接穿过胸大肌入锁骨下淋巴结,二者汇流向锁骨上淋巴结。逾此则可经胸导管(左)或支气管纵隔淋巴干(右)入静脉,经血流向远处转移。 

类型

乳腺癌种类复杂,至今无统一的分类方法,1997年全国乳腺癌专业会议提出了以下组织学分类方案:

1.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

(2)小叶原位癌

2.早期浸润性癌(癌的浸润成分<10%)

(1)导管癌早期浸润

(2)小叶癌早期浸润

3.浸润性癌

(1)普通型

1)浸润性导管癌(包括所谓单纯癌、硬癌、非典型髓样癌、腺癌),分高、中、低分化三级。

2)浸润性小叶癌(包括典型和非典型,后者包括组织样细胞型、印戒细胞型、及腺泡型等)

(2)特殊型

1)乳头状癌

2)小管癌

3)粘液腺癌

4)印戒细胞癌

5)髓样癌伴淋巴样细胞浸润

6)富脂质癌

7)分泌型癌

8)大汗腺癌(包括少见类型如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嗜酸细胞癌)

9)涎腺型癌(包括囊性腺样癌、粘液表皮样癌、腺肌上皮癌等)

10)神经内分泌癌(诊断标准:神经内分泌细胞应占肿瘤的50%以上,其分类与消化道和呼吸道神经内分泌癌及类癌相同;神经内分泌细胞占50%以下者称神经内分泌分化)

11)化生性癌(包括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癌肉瘤,伴巨细胞、骨、软骨化生性癌。化生成分占50%以上;50%以下者称伴某种成分化生。

12)Paget's病(伴或不伴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

13)炎性乳腺癌(为临床类型,临床呈炎症表现。可有较多淋巴管内瘤栓)

14)难以分类的癌(难以规入上列类型的癌)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临床分期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大多行乳腺癌根治术。年轻、Ⅰ期癌患者也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晚期癌肿以放疗或化疗为主;辅以内分泌治疗。约有40%的Ⅲ期乳癌患者经化疗和放疗后,不需行乳房切除术。

1.化疗

目前常用三联法,方案颇多,CMF(环磷酰胺、氨甲蝶呤、氟尿嘧啶),CFP(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强地松)、CMF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氨甲蝶呤、氟尿嘧啶、强地松),亦有用免疫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者,则用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加BCG(卡介苗6×10 8活单位)。现介绍CAF(环磷酰胺、阿霉素和5FU)化疗方案。第1天用阿霉素40~50mg/m2静脉滴注;第6天及第12天用5FU 500mg/(m2·d),静脉滴注;第7~14天,环磷酰胺500mg/(m2·d)静脉推注。21天为一个周期。

2.内分泌的治疗

主要依据是乳房的发育与内分泌,特别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密切关系,消除卵巢垂体或肾上腺的功能可改变机体内分泌状况,以抑制乳房癌及其转移灶的发展。具体方法:①卵巢切除或用X线或放射性同位素照射卵巢。但此法的效果尚无定论,相反对年轻患者可因切除或破坏卵巢功能而造成人工闭经障碍。②使用大剂量的雄性激素,丙酸睾丸酮100mg注射每周3次。总量可达4~6g,患者可发男性化征象。③对于绝经5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也可用雌激素治疗,己酚2~5mg每日3次。主要是抑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间接抑制乳腺癌的生长。④甲孕酮(安宫黄体酮,MPA)500~1000mg/d或甲地孕酮160~200mg/d,连服3~6个月为一疗程。⑤抗雌激素治疗,三苯氧胺10mg/次,2次/d。⑥药物性肾切除,氨苯哌酮(amin oglutethimide,AG)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其效果与肾切除相似,因此称为药物性肾切除。用氢化可的松(HC)可防止垂体、肾上腺的反馈作用,具体使用方法为AG250mg,2次/d,2周后改为3~4次/d,每日剂量不超过1g。HC20mg,2次/d,4次/d,2周后减量,20mg/次、3次/d,再1周后,20mg/次、2次/d。AG和HC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为34%,如果雌激素受体(ER)阳性,其有效率可达50%~60%。 

来源
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978-7-117-05484-0
实用妇产科学(二版),第2版,978-7-117-05484-3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