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coronary insufficiency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系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等所引起的冠状动脉血供减少、心肌缺血,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包括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引起的原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微血管循环障碍、冠状动脉痉挛、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大小动脉炎症波及冠状动脉、左室流出道狭窄或心肌病等。心电图表现为缺血型ST段移位及T波改变。
2.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急性血栓形成,突然不完全性及完全性阻塞血管,或冠状动脉痉挛性不完全性及完全性闭塞,可立即发生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损伤型ST段移位及T波改变,严重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l)。
临床上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超过50%以上时,冠状动脉循环最大血流量贮备能力开始下降,一旦由于劳累、激动等因素发生,致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供血能力,便会因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产生心绞痛;在无心绞痛发生或发作间歇期,可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两者均有相应心电图改变。
1.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正常心室肌复极时,由于某一部分的心肌缺血而受到影响,心电图上可出现典型的心肌缺血型T波和ST段的改变。
2.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一般发病较突然,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心绞痛,也可因运动负荷试验或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诱发。临床分为典型心绞痛发作和变异型心绞痛两种类型。
(1)典型心绞痛发作。
(2)变异型心绞痛。
一、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一)心电图特征
1.ST段形态改变
(1)ST段缺血型压低
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图1C、D)。ST段压低程度通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严重多支病变时,ST段可压低≥0.3mV,压低程度可随心率增快而加重。
(2)ST段水平型延长
ST段呈水平型延长>0.16秒也有诊断价值。
2.T波改变
心肌缺血引起复极过程异常,常表现出T波改变。
(1)T波低平: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2)T波深倒置:当T波双肢对称性深倒置,呈“冠状T波”改变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T波双相:T波可呈先负后正或先正后负双相。
(4)T波异常切迹。
3.QT间期延长
心肌缺血程度加重时,QT间期可明显延长。

图1 各种类型ST段压低示意图
A.正常P-QRS-T波群;B.J点型ST段压低;C.下斜型ST段压低;D.水平型ST段压低
4.U波改变
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U波倒置或呈负正双相,需结合病史排除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等。
(二)普萘洛尔试验
1.方法
检查前3天停用对心电图ST-T有影响的药物。服药前先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口服普萘洛尔20mg后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各记录1次12导联心电图,与服药前对照。
2.结果判定
①服药后异常改变的ST-T均恢复正常可判断为试验阳性,表明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的ST-T改变;②服药后部分导联ST-T恢复正常,或者低平的T波振幅升高50%以上表明得到改善;③服药后各导联ST-T均无明显改变判断为试验阴性,表明ST-T改变与交感神经张力无关。
3.禁忌证
①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以及各类房室传导阻滞;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③器质性心脏病、低血压及心力衰竭;④孕妇、肝肾功能障碍者。
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一)心电图特征
1.损伤型ST段改变
(1)ST段抬高
面对损伤心肌区域导联的ST段多呈弓背型抬高>0.2mV,抬高程度越重,心肌损伤越重。当抬高的ST段与T波融合时,可出现类似单细胞动作电位的单向曲线型抬高(图2)。

图2 各种类型ST段抬高示意图
A.平台型ST段抬高;B.弓背型ST段抬高;C.凹面向上型ST段抬高;D.单向曲线型ST段抬高
(2)ST段压低
损伤心肌区域对侧导联的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压低≥0.1mV,并持续1分钟以上,若压低≥0.2mV,则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2.T波改变
(1)T波直立高耸
心绞痛发作时,T波可突然异常增高,基底部变窄,表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图3)。

图3 变异型心绞痛、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示V2~V4导联T波高耸)
(2)T波倒置
心绞痛发作时,T波呈双相或倒置,表示心外膜下心肌缺血。若巨大倒置的T波双肢对称时,表示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
3.U波改变
在ST-T发生改变的同时出现与T波方向相反的U波。
4.一过性梗死型异常Q波
严重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导致缺血损伤区域心肌细胞短暂处于心肌电活动静止状态,即心肌顿抑。在相对应导联会出现一过性异常Q波,若心绞痛缓解或治疗及时,可使异常Q波消失。
5.一过性心律失常
随着ST-T的动态变化,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或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内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