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胸椎骨折
胸椎骨折
概述

胸椎由12节脊椎构成,承受压缩载荷的功能主要由椎体来完成,而后方椎弓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拉伸载荷。椎体的前后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而椎体的横径由T1至T3逐渐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加。正常情况下,椎体的前高比后高低2~3mm,这也是形成胸椎生理后凸的主要原因之一。胸椎的椎板短而宽并呈叠瓦状,可有效地防止胸椎的过伸活动。胸椎椎管管腔狭小,故骨折后易造成脊髓损伤。在T1~T10水平,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呈冠状位,因此允许胸椎有一定范围的轴向旋转活动,并对向前的移位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如同脊柱其他节段一样,胸椎的稳定性是由椎骨、椎间盘及韧带共同来维持的,但胸椎的稳定性为胸腰段的2~3倍,这主要应归功于肋骨框架的加强:在前方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而在后方则由肋骨头与相应椎体、椎间盘及横突形成关节。从稳定性的意义上讲,胸廓实际上已经成为胸椎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对胸椎稳定性的增强作用在胸椎后伸时最为明显,前屈及侧屈时次之。由于胸椎在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殊性,其损伤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由于胸椎稳定性强,如发生损伤则所需致伤暴力也更为强大;②胸椎椎管相对狭窄,当骨性结构破坏时脊髓损伤发生率也较高;③胸椎损伤多由前屈及轴向压缩载荷所致,很少发生旋转移位。鉴于上述原因,以往主要用于胸腰段骨折的分类方法显然不适于胸椎骨折,尤其是常见于胸腰段的爆裂性骨折在胸椎并不多见,坐带骨折也不发生于胸椎。

病因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今天,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随处可见的高层建筑,也增加了高空坠落伤的发生可能性;加上其他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高能量的损伤日益增多。胸椎稳定性较高,尤其以中、上胸椎为主,故高能量损伤往往是胸椎骨折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人群的比例增加,有人认为跌倒和运动相关的胸椎骨折患者人数逐渐增加,意外跌倒也逐渐成为成为胸椎骨折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肌肉的突然收缩、病理性骨折也是胸椎骨折的发病因素。而随着胸椎骨折发病率的提高,人们不得不对胸椎骨折给予更多的重视。

类型

根据Hanley‐Eskay分类,胸椎骨折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压缩型骨折:由轴向压缩载荷与前屈暴力引起,以椎体前部塌陷和前柱破坏为特征。而胸椎的生理后凸又使得其旋转轴位于椎体前部,故损伤不易累及中、后两柱。当椎体高度丢失未超过50%、成角小于30°时一般为稳定骨折,反之如椎体高度丢失大于50%、成角大于30°时则为不稳定骨折。在后者常同时合并有后部结构的损伤(如椎板骨折、关节突骨折或脱位)、多根肋骨骨折以及棘突间距离增宽等。

②骨折脱位型:一般为向前方脱位,因同时累及三柱显然为不稳定骨折。

③爆裂骨折型:为轴向压缩载荷引起的前、中柱损伤,以椎体后高丢失、椎体后缘骨折块突入椎管及椎弓根间距增大为特征,为不稳定骨折。由于胸椎的生理后凸中柱承受轴向压缩载荷比例较小,故此类骨折少见。

④爆裂骨折脱位型:由轴向压缩载荷及向前的暴力引起,表现为上一椎体的前脱位和下一椎体的爆裂骨折,亦属不稳定损伤。其与骨折脱位的区别在于:骨折脱位时相对于向前移位的上一椎体下方椎体较为固定,容易对脊髓造成牵拉损伤;而在爆裂脱位时下一椎体的骨折呈爆裂性且多有后部结构的破坏,可能会在损伤瞬间对脊髓产生减压作用,脊髓损伤程度较轻。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在影像学上,胸椎X线照片上可见椎弓根影不清晰、距离增宽,椎体高度减小,椎间隙变窄、前后径与或横径增宽,椎体骨皮质或骨小梁不连续,椎间孔大小的改变,小关节紊乱、移位;侧方或前后滑脱、不稳、畸形;有的甚至可见骨折块的存在。胸椎CT对伤椎骨质情况的观察更为清晰,可明确骨折部位;骨皮质连续性及骨折块的大小、部位,有无对椎管的侵犯;了解骨折后椎体的形状、椎体内有无空腔或内含物等。胸椎MRI则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韧带、椎间盘、骨髓及脊髓等损伤情况。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胸椎骨折的主要治疗目的为最大限度地恢复并维持脊柱序列的稳定,减少胸椎活动度的丢失;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神经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重建胸椎稳定性,有利于早期康复等。在这个基础上,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减少甚至避免治疗过程中的医源性损伤、提高操作的简便性、减少患方所承担的费用等都是医生和患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根据上述条件,医务人员制订了多种治疗方案。其中,因病情不同,不同的胸椎骨折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首先,可根据患椎的骨折形态、神经功能状态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进行TLICS评分。若TLICS评分>4分,选择手术治疗;TLICS评分<4分,行保守治疗;TLICS评分4分,可手术治疗或行保守治疗。

来源
骨科疾病的分类与分型标准,第1版,978-7-117-11076-1
脊柱微创外科学,第2版,978-7-117-23738-3
胸椎外科学,第1版,978-7-117-22441-3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