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尺骨冠突骨折
尺骨冠突骨折
概述

尺骨冠突是尺骨半月关节面的一部分,它可阻止尺骨向后脱位,阻止肱骨向前移位,防止肘关节过度屈曲对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冠突边缘有肘关节囊附着,前面为肱肌附丽部,尺骨冠突骨折常合并肘关节脱位及肘部骨折,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见报道15%肘关节后脱位患者可合并尺骨冠突骨折。而单纯的尺骨冠突骨折较少,多为肱肌猛烈收缩牵拉造成的撕脱性骨折。冠突骨折常并发肘关节的后脱位,如处理不当,可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疼痛和功能障碍(图1)。

图1 冠突骨折并肘关节后脱位

类型

Regan.和Morrey根据骨折片的大小对冠突骨折进行分类(图2和图3):Ⅰ型,冠突尖端撕脱;Ⅱ型,简单或粉碎性骨折,累及不超过50%的冠突;Ⅲ型,简单或粉碎性骨折累及大于50%的冠突。后来他们对这一分类方法进行了改良,将合并肘关节脱位者归为B型,不合并肘关节脱位归为A型。

O’Driscoll等主张采用一种根据骨折解剖部位来对冠突骨折进行分类的系统(图4)。骨折可能累及尖端,前内侧缘,或冠突的基底部。根据冠突骨折的严重程度,将这三种类型进一步被分为几个亚组。O’Driscoll分类系统考虑到了相关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损伤机制,有助于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A型冠突骨折累及其尖端,但是没有向内侧延伸超过高耸结节或延伸至主体。A1型骨折冠突受累少于2mm,可出现分离或骨折-脱位。A2型骨折冠突受累超过2mm,大部分合并恐怖三联症。

B型冠突骨折累及冠突前内侧缘。B1型骨折从冠突尖端的内侧到高耸结节的前半部分(内侧副韧带前束止点)。B2型是B1型骨折损伤伴有骨折线向尖端延伸。B3型累及前内侧缘和整个高耸结节,可累及或不累及冠突尖端。损伤的机制通常是轴向负荷导致的内翻/后内侧旋转损伤。除非鹰嘴也发生骨折,外侧副韧带复合体通常都会断裂。桡骨头骨折也见于高能量B3型损伤。冠突前内侧缘骨折可引起肱尺关节面不匹配,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A型为冠突尖端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分为两个亚型,A1型,冠突骨折块高度≤2mm,A2型,冠突骨折块高度>2mm;B型为前内侧缘骨折,其中B1型为单纯前内侧缘骨折,B2型,前内侧缘+尖端骨折,B3型,前内侧缘+高耸结节(sublime tubercle)±尖端骨折;C型为冠突基底部骨折,其中C1型累及冠突体部和基底部,C2型为经鹰嘴的冠突基底部骨折

冠突基底部骨折属于C型骨折,至少累及冠突高度的50%。C1型基底部骨折仅累及冠突,而C2型骨折合并鹰嘴骨折。与仅累及冠突尖端的骨折比较,此类骨折的软组织一般较少发生断裂。

图2 尺骨冠突骨折Regan和Morrey分型

图3 当50%的尺骨冠突缺失时,残余冠突与鹰嘴尖端的连线与尺骨纵轴大致平行,通过这一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判断损伤的稳定性

图4 尺骨冠突骨折O’Driscoll分型

生理学

尺骨冠突在尺骨鹰嘴切迹前方,与鹰嘴共同构成切迹,冠突在切迹之前方(图5)与肱骨滑车形成关节(图6),并与外侧桡骨头一起构成肘关节(尺肱桡关节),借助环状韧带,尺桡骨紧密相合,并互成尺桡上关节。尺骨冠突不仅是肱尺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前关节束和肱肌的附着点,起阻止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牵拉尺骨向肘后移位的作用,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

冠突有三个关节面(图7),与滑车关节面相合,关节面互相移行。冠状高度是指尺骨冠突尖到滑车切迹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高的为1.5cm,低的0.9cm,儿童的发育4岁时最快,至14~16岁大致长成。

当暴力撞击手掌,冠突受到传导应力,与肱骨滑车相撞。若暴力足以大到引起冠突骨折时,会造成冠突不同程度的骨折,进而发生肘关节后脱位。研究表明,冠突的损伤会对肘关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与此同时,附丽于冠突前下的肱肌强力收缩还引起间接暴力的冠突撕脱骨折(图8)。

图5 鹰嘴切迹与冠突(A)和50%高度确定(B)

图6 冠突与桡骨借助环状韧带紧紧相依

图7 冠突与鹰嘴切迹的关节面(左侧为尺侧)普通型(B)占63%,次少见(C)占32%,A、D为少见型各占3%和2%

图8 冠突骨折的损伤机制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冠突骨折骨块小或没有移位的患者。仅用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80°~90°位。2周解除石膏托,开始活动肘关节,并继续作颈腕带悬吊,间歇行主动肘关节功能锻炼。对骨折块较大,可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

2.手术治疗

O’Driscoll认为维持尺关节的稳定须具备3个条件:完整的关节面、完整的内侧副韧带前束和桡侧副韧带复合体。所以对尺骨冠突骨折的手术治疗,首先恢复骨性解剖结构,其次应重视内侧副韧带的修复和重建,以期获得一个稳定的关节。对关节腔内游离骨块或骨块较大,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均可考虑手术治疗。避免因非手术治疗因神经或肌肉损伤的忽视而造成后期预后不良、活动度降低等现象。

(1)关节腔内的游离骨切摘除术(Ⅰ型)。对较小的冠突骨折,游离于关节腔内,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应行骨块摘除。有条件者,可行肘关节镜下骨块摘除术。

(2)大块冠突骨折(图9),影响尺骨半月关节面。为恢复滑车的屈戍关节的稳定性,应进行切开复位与内固定。AO提出开放整复,螺钉内固定方法,从尺侧入路,辨认并保护尺神经,用一薄凿将肱骨内上髁截骨,将内上髁连同附着肌肉和尺神经一起牵向前方,切开关节囊,即可充分显露骨折部,此时可在直视下将冠突复位,并从尺骨背侧穿入螺钉固定(图10),然后再复位内上髁,用预先准备好的螺钉固定,同时检查前关节囊、肱肌和内侧副韧带前束止点,如有损伤一并缝合。最后将尺神经放回原位或行前置术。冠突骨折超过1/2高度必须良好复位,近特制螺钉固定尤为推崇(图11)。

(3)冠突切除术。对于冠突骨折愈合和骨质增生,或畸形愈合,影响肘关节正常屈曲时,应手术切除冠突。一般以不超1/2冠突高度为限;如切除超过1/2,可致肘前方不稳定。

对于尺骨冠突粉碎性骨折,由于碎片多少和大小不等,有的与关节囊相连,有的游离于关节腔内影响关节屈曲功能,所以应手术摘除。Ⅲ型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尺侧副韧带前束断裂。在冠突骨折的切开内固定时,一定要修复或重建前束。

图9 冠突大块骨块的移位分离,影响肘关节稳定

图10 从尺骨背侧螺钉固定冠突骨折块

图11 特制螺丝钉固定冠突骨折

目前根据骨折类型及肘部合并伤等情况,多数学者采用肘前入路,肘前入路可避开尺神经,直接行冠突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术。但采用肘前入路时,注意适当向远侧游离穿过旋前圆肌深浅头的正中神经,防止术中过度牵拉,产生神经症状或损伤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屈肌及旋前圆肌的分支。内固定物可选用螺钉包括小的可吸收螺钉或克氏针加张力带及钢丝固定为主,不主张克氏针、钢丝或缝线单一固定。要求尽量牢固固定,争取早期肘关节的功能锻炼。

儿童冠突骨折少见,常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儿童尺骨冠突骨折在X线上显示骨块虽小,但周围有软骨,因此实际上骨块比X线片所显示的要大。对于儿童冠突骨折的治疗同成人相同。由于儿童冠突骨折大都较易愈合,预后良好。

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因尺神经穿过内侧副韧带前束于尺骨的止点外,先游离尺神经并牵开加以保护,避免损伤之。术终根据手中情况,可将尺神经放置原位或行尺神经前置术。②内固定尽量留于背侧,以利肘关节功能练习。③注意尺侧副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修复,尤其是尺侧副韧带前束的修复,以防产生肘外翻不稳定。④术中注意微创操作,不要剥离附着于骨块的关节囊等软组织,以防发生骨化性肌炎。⑤冠突骨折多为复杂骨折的一部分,应重视合并症,尤其是肘部合并伤,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⑥内固定要加强,争取早期行肘关节的主、被动功能练习,提高治疗效果。

当冠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和肘关节脱位(图12)谓肘部“恐怖三联征”,应引起重视,诊断时有时须借助X线和CT三维重建(图13),采用特别螺钉(图14),后期采用人工桡骨小头替代切除桡骨小头,有些则不得不采取人工肘关节置换(图15和图16)。

图12 恐怖三联征:肘关节脱位伴桡骨头骨折和冠突骨折

图13 X线正侧位片和CT三维重建后的脱位和冠突骨折与桡骨头骨折

图14 微型螺钉固定冠状骨折和桡骨头骨折

图15 陈旧性肘部恐怖三联征的人工桡小骨置换

CT三维重建像显示这种骨折脱位的特征,以及重建稳定的艰难(A,B);桡骨小头粉碎修复困难时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C)

图16 人工肘关节置换后2年半患肘功能满意

来源
中华创伤医学,第1版,978-7-117-17465-7
肘关节外科学,第2版,978-7-117-14980-8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