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nevus of Ota
中文别名 :眼上腭褐青色痣
内容提要
● 太田痣为分布于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支配区域的境界不清的蓝灰色斑,可累及同侧巩膜。
● 可行激光治疗。应筛查患者有无合并青光眼。
太田痣(nevus of Ota)又名眼上腭褐青色痣,表现为是一种波及巩膜和同侧沿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分布的单侧或双侧皮肤黏膜蓝褐色斑片的色素性疾病,有时可累及其他脏器。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存在以下三种假说:① 胚胎时期黑素细胞凋亡异常;② 黑素细胞由真皮向表皮迁移受到阻碍;③ 真皮内的黑素细胞产生活化的黑色素。可为先天性,6%的患者存在GNAQ基因突变,尽管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但一般不认为该病具有遗传性。目前各位学者公认太田痣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雌激素调节紊乱和神经精神因素相关。Agero等的研究证实太田痣是一种由多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因素在太田痣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尚不能确定相应染色体或基因。本病是真皮黑素细胞错构瘤,可能系黑素母细胞移行缺陷所致。还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真皮黑素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受体,与太田痣的发生和加重有关。
表现类似于蒙古斑,黑素细胞数量增多、树突增加、外形伸长,弥散分布于整个真皮内。真皮中上部可见含重度色素的梭形、双极或树突状黑素细胞。多与皮面平行,有时包绕表皮附属器,成纤维细胞较少。
本损害为良性,但也有继发黑素瘤的报道,应密切观察。另外,还应筛查有无青光眼。黑素细胞分布于真皮内,治疗选择不破坏表皮,仅针对真皮内损害的激光,如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可以选择性破坏太田痣真皮黑素细胞而不损伤相邻皮肤组织;Q开关Nd:YAG激光;Q开关脉冲红宝石激光;Q开关Nd:YAG染料700nm激光。目前用于光子嫩肤的强脉冲光也可治疗太田痣。皮秒激光:脉宽更短至皮秒级,2012年美国FDA批准皮秒激光翠绿宝石(755mm)商业应用于治疗纹身。2015年用翠绿宝石(755mm)皮秒激光治疗3例太田痣患者,获得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