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是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结缔组织,在遭受强力的扭伤、牵拉或挫伤时,可造成肌腱的断裂,临床上以间接暴力引起较多。
腱断裂在运动员比较多见、处理应符合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闭合性跟腱断裂
常见于体操、篮球及羽毛球运动员。京剧演员也有发生。其病理无论断前是否有腱炎,病理检查都有腱变性。
【受伤机制】
此伤均系踝于背伸20°角时发力产生。这时踝的跖屈肌跟腱、踝内侧与外侧肌群同时收缩发力,但由于踝侧腱与踝圆心间的半径较跟腱止点与圆心间的半径为短,因之当踝位于背伸角20°发力时,跟腱已拉紧,而踝侧腱相对较松。所以起跳发力,几乎完全由与跟腱相连的小腿三头肌承担。如果用力过大跟腱即发生断裂(图1)。

图1 跟腱受伤机制
(1)以踝关节为圆心,跟腱止点和踝侧腱为半径,分别作圆,可以看出当踝背伸位时,跟腱处于拉紧状态,而踝侧肌腱则相对松弛,因此,踝背伸位发力易伤跟腱;(2)足尖站立时,据图(1)所示机制,跟腱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在此位置起跳,跟腱不易受伤
【症状及诊断】
伤时局部多有受击感和响音。随即疼痛、提踵乏力。俯卧位检查时可见踝关节休息位跟骨突出;捏小腿三头肌腹时踝不显足跖屈活动,即捏小腿试验阳性(图2)。说明跟腱全断。局部触诊虽有断端间凹陷,但由于跖长肌腱多不同时断裂故易误诊为跟腱部分断裂。磁共振软组织照像和干板照像都可见断端影像,于跟腱部分断裂时更有诊断价值。

图2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Thompson)
【治疗】
运动员跟腱断裂均应手术修补。属马尾状斜形断裂者可直接断端缝合。横断或陈旧断裂者,局部缝合的同时,应由近端取腱瓣向下翻转缝合加固。切记不留死腔。否则康复训练时易出现囊变积液,反复肿胀产生疼痛症状。术后应以棉花夹板石膏夹板固定,这样踝可有约15°的活动。可避免术后粘连。术后6个月可参加正规训练(图3)。

图3 跟腱断裂修补法
二、跖长肌腱断裂
跖长肌腱断裂(网球腿,tennis leg)损伤动作近似跟腱断裂。受伤时小腿后有受击感及响音(有人将腓肠肌内侧头撕脱也归为网球腿)。局部压痛,但捏小腿试验阴性(图4)。其治疗以姿势治疗拉长固定为宜。即伤后卧床时,踝关节置背伸位使断腱的断端分开,然后早期活动防止粘连。一般2~3周后可以开始训练。切忌以石膏托将踝跖屈位固定。因为此法都将使跖长肌腱的断端与腓肠肌、比目鱼肌腱粘连,下地时足跟不能着地而需手术松解。

图4 网球腿病理
三、跖腱膜断裂
跳项运动员较多见。检查时将
𧿹趾被动背伸拉紧跖腱膜,再触诊,如无张力即为完全断裂。其处理原则与跖长肌腱断裂相同。四、肱三头肌腱断裂
多于摔倒时肘于半屈位手掌撑地致伤。伤后照像有的可见肱三头肌腱止点的撕脱骨片,有的没有。其断裂有的为腱深浅两层全断并与关节腔通连,有的只有浅层腱断裂。由于是手的支撑伤,故多与肘内侧稳定装置(内侧韧带与腕屈肌)的断裂同时发生。因此很易漏诊。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肱三头肌重力试验(让病人弯腰,然后两臂侧平举。一般伤侧肘不能完全伸直,约差30°)。如果该试验为阳性,同时局部有触痛及凹陷即可确诊无疑。陈旧性断裂的诊断只能依靠肱三头肌重力试验。此伤一旦确诊都必须将断端原位缝合固定于鹰嘴骨质上(图5)。

图5 伸肘重力试验(不能伸直说明肱三头肌腱断裂)
五、髌腱断裂
见于举重及体操运动员。较少见。易漏诊。由于其受伤机制多因由单杠或高低杠落下或举重时膝突然屈曲,股四头肌突然用力收缩所致,受伤当时膝又多同时伴有内外翻动作,所以经常与膝的侧副韧带、十字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同时发生,因此很易漏诊,给治疗带来困难。
【损伤病理】
伤部多位于髌腱近端止点附近。可为横断或斜形断裂。其周围腱围及脂肪垫多同时断裂与关节通连引起关节积血。个别病例继发脂肪垫钙化或骨化。
【症状及诊断】
受伤当时局部多有受击感和响音。卧床膝屈曲90°位检查时,可见髌骨上移,髌骨下方有一横行凹陷。X线摄膝屈曲位侧位像,可见髌骨上移。髌腱软组织影失去连贯性。有时可见脂肪垫出现钙化影。检查时切记膝侧副韧带、十字韧带断裂时应同时检查髌腱有否断裂,以免漏诊(图6)。
【治疗及康复原则】
1.断裂的早期病例 ①直接缝合断端,并用股四头肌腱腱瓣或股薄肌腱加固;②髌骨张力牵拉固定于胫骨结节,以防缝合处逐渐拉长;③术后2周开始膝有限(30°~60°)被动伸屈活动以防关节粘连。术后6周可拆除张力牵拉钢丝,逐渐增加伸屈活动范围。约半年可恢复训练(图6)。

图6 髌腱断裂时常同时合并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断端缝合后必须用张力牵引减张
2.漏诊的晚期病例 多有关节活动限制,治疗原则是先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再施行韧带修补手术。如有脂肪垫钙化骨化,则需待化骨的X线影边缘清晰后再施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