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alcoholism
酒精中毒(alcoholism)是由于对乙醇的嗜好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机体中毒。饮入的酒精80%经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进入体内后90%由肝脏进行代谢(图1),主要经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将乙醇转化为乙醛,然后经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转化为乙酸,最后经枸橼酸循环氧化为水和CO2。少部分由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系统和过氧化物酶体中过氧化氢酶代谢。进入脑内的酒精与脑组织中卵磷脂结合而沉积在脑组织内,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持久的毒性作用。

图1 乙醇代谢途径
1.消化系统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非常严重,慢性酒精中毒时主要表现为脂肪肝和肝硬化,具体机制见“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等章节的相关内容。在西方国家,酗酒是造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尽管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但慢性酒精中毒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移酶活性异常,加速肝纤维化的形成,肝癌的发生危险亦增加。
酒精刺激引起的胃腺体分泌胃酸过多,可造成胃和食管黏膜损伤,引起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剧烈的呕吐还引起食管-胃结合部的撕裂 (Mallory-Weiss syndrome),甚至造成大出血。小肠黏膜也可被酒精损伤,引起氨基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物质吸收不良。
酗酒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其机制与酒精直接刺激胰液和胰酶分泌过量有关;慢性胰腺炎多为长期酒精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多,引起胃酸分泌量增加,进而引起胰腺和胰酶分泌亢进。
2.神经系统
慢性酒精中毒者可出现大脑皮质萎缩,重量减轻,脑室扩大。酒精引起的维生素B1缺乏可造成Wernicke-Korsakoff脑病;引起的烟酸缺乏造成糙皮性脑病。临床症状有精神混乱、运动性共济失调、眼球运动异常和多发性神经病等。
3.心血管系统
酒精对外周血管的影响表现为血管运动中枢受抑制,使外周毛细血管扩张,并产生一种特殊的温暖感觉。酒精中毒引起扩张型心肌病,又称为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病理形态改变有心肌变性、纤维化及心腔扩张。临床表现为心悸、气急、胸闷、胸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可发生晕厥和猝死。
4.其他系统
酒精中毒引起叶酸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而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急性酒精中毒还可引起暂时性的血小板减少症,造成出血。酗酒可造成肌肉萎缩,发生酒精中毒性急性或慢性肌病(alcoholic myopathy),病理检查可见肌肉坏死、肌纤维萎缩,临床表现有肌无力和肌萎缩;男性慢性酒精中毒者常可发生不育、性欲下降、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其机制与酒精性肝病引起的雌激素灭能减少有关;慢性酒精中毒妇女,常出现骨质疏松症,可能与酒精在体外可抑制骨母细胞的功能有关。酗酒者中,口腔癌、喉癌和食管癌的发病率高于非酗酒者。饮酒可加重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的损害,促进肝癌的发生。
5.胎儿酒精综合征
胎儿酒精综合征是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对胎儿造成的永久出生缺陷,表现为独特的脸部小斑,体质、心智或行为异常,包括有记忆力变弱、注意力不足、冲动的行为及较弱的理解力等。其机制与酒精通过母体进入胎盘后,阻碍胎儿神经细胞及脑部结构的发育或造成畸形,破坏神经元及脑部结构有关。
6.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饮酒量与器官损害的多少成正比。机体各系统发生损伤的顺序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肺、心、肾,甚至引起代谢紊乱、休克和DIC。
1.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ism)俗称醉酒,指饮入过量含乙醇的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重度中毒可造成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急性酒精中毒发病急,变化快,病因一般较明确,在节假日尤为多见,是内科急诊疾病之一。急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约40%是因为酒后驾驶所致。
急性酒精中毒时酒精作用于脑可引起欣快感,其机制可能与多巴胺分泌增多有关。酒精作为一种作用较小的神经性麻醉剂,饮入较大剂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血中乙醇浓度大于50mg/dl时,饮酒者可出现行为和语言的异常;大于300mg/dl时,多数人进入昏睡状态;大于400mg/dl时,饮酒者可能会死于呼吸衰竭。乙醇对人的半数致死量为5g/kg。
2.慢性酒精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chronic alcoholism)是指长期摄入一定量的乙醇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其特征是性格改变、智能衰退和心理障碍。慢性酒精中毒的每天摄入量一般以大于45g/d为标准(10g乙醇约等于25ml浓度为52%的高度酒)。慢性酒精中毒可造成肝脏损害、营养不良(如维生素B1缺乏症和叶酸缺乏症),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1.急性中毒的治疗
(1)轻症
轻症病人仅给予浓茶水或咖啡类饮料即可,并注意保暖。
(2)重症中毒
1)温水或1%~2%苏打水洗胃。
2)昏睡者可用兴奋剂如咖啡因0.5g或尼可刹米0.375g肌肉或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
3)5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入普通胰岛素20U缓慢静脉注射,同时可给维生素B1及B6各100mg、烟酸100mg肌内注射以加速乙醇氧化,促使病人清醒。
4)病人如处于兴奋期,表现烦躁不安时一般不用镇静剂,因为酒醉的自然发展就是使中枢神经由兴奋转向抑制的过程,如在兴奋期轻率地使用镇静剂,就很可能导致昏睡抑制状态的加重。因此,即使严重狂躁不安,须用镇静剂时,也必须极为小心慎重,可用小剂量副醛(2~5ml)或地西泮5mg肌注。
5)盐酸纳洛酮对酒精中毒疗效好,促苏醒、抗休克,且起效快。常用量0.4~1.2mg静注、皮下或肌注,必要时10分钟后可重复1次。对有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6)严重昏迷者可采用血液透析,效果肯定。
7)对症治疗:注意补液纠正失水及酸碱失衡,纠正休克和抢救呼吸衰竭。
2.慢性酒精中毒的治疗
(1)戒酒。
(2)补充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
(3)对症治疗:包括对心、脑、肝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