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sym
前交通动脉瘤是发生在“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处,即前交通动脉与双侧大脑前动脉的交合区的动脉瘤。有数据显示,1970~1990年统计的82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统计分布中,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2%。正常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两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粗细基本相等,而一侧发育不良,由对侧大脑前动脉供血者占70%。由于受血流冲击的影响,动脉瘤多发生在A1段管径较大的一侧,常见于主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与前交通动脉交界处。只有2%的患者动脉瘤发生于A1段管径较小的一侧。但由于前交通动脉仅3~4mm长,故动脉瘤常累及双侧大脑前动脉。
(一)非手术治疗
参见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章节。
(二)手术治疗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瘤颈夹闭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同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颈夹闭术(图1)。手术入路有:


图1 前交通巨大动脉瘤开颅夹闭前后CTA
A.前交通巨大动脉瘤,指向对侧前方;B.动脉瘤夹闭后,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通畅
1.翼点入路 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手术翼点入路相同。暴露颈内动脉后,循颈内动脉主干顺行分离至分叉处,继续分离暴露出同侧大脑前动脉A1、A2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注意保护嗅神经和穿支血管,可切除部分直回减少因牵拉可能导致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夹闭动脉瘤后需仔细分离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看清对侧大脑前动脉A1、A2段是否被误夹闭,以免术后发生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根据瘤底指向不同需注意:①瘤顶指向上方:切开由视交叉(或A1)与额叶的交界线、额眶动脉、嗅神经I组成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区域,找到纵裂内的瘤体和瘤颈,仔细分离出瘤颈后夹闭,瘤夹与前交通动脉方向需一致,避免缩窄动脉,注意保护动脉瘤后面的下丘脑穿支。②瘤顶指向后方:切开直回显露动脉瘤,在两侧A1之间分离瘤颈,将动脉瘤的后面分离出来,将瘤体向前推,此法是为避免误夹闭位于瘤体的后下方前交通动脉发出的下丘脑穿动脉,使其与下丘脑穿动脉分开,再夹闭瘤颈。③瘤顶指向下方的动脉瘤: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之下找到瘤体和瘤颈,仔细分理出动脉瘤上面越过的下丘脑穿动脉,再夹闭瘤颈。④瘤顶指向多方向的动脉瘤:因瘤体呈多叶状,无法用单一瘤夹夹闭,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方式。无法夹闭的动脉瘤可行瘤壁加固法:先夹闭部分瘤颈或瘤体,然后切除夹闭部分,立即电凝断口以封闭,如此反复直至分离出瘤颈并用永久性动脉瘤夹夹闭。此方法对操作者及设备的要求均极高。
2.纵裂间入路 沿纵裂逐步深入,在胼胝体前端先可看到两侧胼周动脉,然后向其近端寻找,暴露动脉瘤前应尽量找到两侧大脑前动脉近端。这种入路显露动脉瘤容易,特别是瘤底指向前方、上方和后方的动脉瘤,也便于清除纵裂中和额叶内的血肿,且可避免损伤嗅神经。
3.其他还有双侧额底入路、单侧额叶入路等。
(三)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若夹闭困难,也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图2)。


图2 大脑前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A.术前3D造影提示前交通动脉瘤;B.栓塞完成后见同侧大脑前动脉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