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Tietze综合征;Tietze病
肋软骨炎亦称Tietze综合征,是一种痛性的非化脓性炎症的肋软骨病,为肋软骨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肋软骨局限性增生,是肋软骨颇为常见的良性疾病。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在外科临床上颇为常见。1921年,Tietze首次总结本病的特征为胸壁肋软骨局限性肿胀伴疼痛,故又称之为Tietze综合征或Tietze病。
一、非感染性肋软骨炎
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女性略多见,病因不明确。通常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或肋软骨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组织学检查肋软骨的组织结构变化无特异性。
二、感染性肋软骨炎
少数情况下可见由结核杆茵、伤寒杆菌等病原菌经血循途径造成原发性肋软骨感染,多见的继发性肋软骨感染是胸心外科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致病菌主要为化脓性细菌和真菌。
肋软骨连接由肋软骨的外侧端嵌入肋骨前端的凹陷部构成,周围有骨膜包绕。外力过大或运动不协调,均会引起该连接处的错动,并引发周围软组织肿胀。
一、非感染性肋软骨炎
以对症处理为主,常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疼痛剧烈者可予普鲁卡因和激素局部封闭治疗。理疗、中医等一些治疗方法也有一定效果。若不能排除恶变可能,应限期行肋软骨活检。
二、感染性肋软骨炎
早期因明确诊断,采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方法,迁延期通过手术切除感染区肋软骨是根治感染性肋软骨炎重要方法。对于参与形成肋弓的下胸壁肋软骨,一次性切除数处病肋可能造成胸壁软化,可选择分期手术。为防止肋软骨感染向相邻的肋弓或软骨蔓延,还可采用分隔手术法,先切除邻近病灶区域的部分正常肋软骨,待伤口愈合后再处理感染的肋软骨。术后的创面通常应开放引流,较大的创面在清洁后可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术。
局部清创前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全身毒血症状也很重要,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保证创面的生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