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humeral fracture
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与肩胛盂、肩峰共同形成肩关节。肱骨干与肱骨头有130°~135°夹角,是易致骨折的解剖因素;肱骨外科颈下1~2cm 至肱骨髁上2cm 内为肱骨干范畴,其远端至肘上为肱骨髁。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可以导致复杂的多部位肱骨骨折。上肢在伸展位摔伤,手掌着地产生肱骨颈骨折;上臂外侧直接暴力产生肱骨干横行或粉碎性肱骨干骨折,当肘关节处于过伸位跌倒而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导,身体前倾,由上而下产生减切力,加上尺骨鹰嘴向前施加杠杆力导致肱骨髁上骨折等。其中,肱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肱骨骨折,本节重点对肱骨干骨折进行介绍。
肱骨骨折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造成。投掷运动的间接暴力可引起肱骨干的螺旋骨折。轻微外伤所致的肱骨上端骨折,应警惕病理性骨折。
共统计2010年至2011年肱骨骨折共35 678人,占总骨折人数的8.60%;共35 810例(骨折部位),占总骨折部位的8.29%。其中儿童患者14 027人(14 041骨折部位),成年患者21 651人(21 769骨折部位)。
流行病学特点如下:①男性多于女性;②左侧多于右侧;③肱骨骨折高发年龄段是0~5岁和6~10岁;④在成人中,近端(11节段)骨折最多;在儿童中,远端骨折最多。
1.摄正侧位X线片。肱骨上端骨折因疼痛上肢不能上举者,可采用穿胸投射法摄片。
2.肱骨干骨折时,注意检查桡神经功能。
3.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肱动脉损伤及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正中神经损伤。
肱骨骨折包括肱骨头骨折、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上分别叙述。
1.肱骨头骨折
首先考虑闭合复位,因肱骨头负重较小,可望获得良好功能。闭合复位失败者可做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
2.肱骨外科颈骨折
嵌入骨折或畸形不重者,可用三角巾悬吊2~3周,早期功能锻炼。移位明显者,可行牵引手法矫正,外固定。复位不满意可行切开复位。骨折粉碎重者,可切除肱骨头,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3.肱骨大结节骨折
无移位者,上肢悬吊3周。移位明显者,可切开复位,螺钉固定。
4.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复位要求不高,接触面达1/4~1/3 成角不超过30°即可。可手法复位,U 型石膏或悬吊石膏固定。手术治疗用于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者、开放性骨折、复位不满意未达到解剖复位者。内固定方法很多,主要有钢板螺钉和交锁髓内钉。并发桡神经损伤,大都为挫伤,可观察,3个月不恢复,应手术探查。
5.肱骨髁上骨折
首先考虑闭合复位,伸直型骨折固定于屈曲位,即屈曲型骨折在伸直位。闭合复位失败可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血液循环,危象不解除者,应及早手术探查血管。
6.肱骨髁间骨折
有移位者适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