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上颈椎损伤
上颈椎损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ervical vertebrae injury

概述

上颈椎包括寰椎和枢椎,并涉及寰枕和寰枢关节。上颈椎损伤后不但会造成寰枢椎脱位,同时也可能伴有脊椎其他部位的骨折。诊断时要注意有无合并头面部的外伤。另外,在诊断时还要与齿突发育不全,先天性寰枢椎半脱位相鉴别。

病因学

大约80%的上颈椎损伤都是由于头部和身体加速撞击到某个静止的物体上造成的,因此头面部的挫伤、裂伤或骨折,都应联想到上颈椎损伤的可能。屈曲暴力常作用在寰枢关节,造成齿突的骨折,严重时还会造成横韧带的断裂,引起寰枢关节脱位。过伸的暴力不常见,但也会使齿突发生骨折,并向后移位。垂直作用力由颅骨传导至寰椎,可以造成其侧块的骨折(如Jefferson骨折),若开口位寰椎左右侧块移位之和超过7mm,则提示存在横韧带的撕裂。

1.寰枕脱位

下腭部受到过伸、牵引等复合作用力,会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断裂(包括翼状韧带、盖膜等)。这类的骨折多见于高能量的车祸伤或全身多发创伤。受伤机制被认为是由于寰枕关节受到了过伸、牵张和旋转的组合暴力所致。

2.寰椎骨折

(1)寰椎粉碎骨折:头部受到轴向的压缩力而造成损伤,按照作用力是否对称地通过双侧枕骨髁到达寰椎,可以将骨折分成不同的类型,包括前弓、后弓以及侧块的骨折。如果同时伴有过伸的暴力,也会改变受伤的机制。

(2)后弓骨折:过伸压缩力造成后弓骨折。

(3)外侧块骨折:侧屈压缩力会造成外侧块骨折。

3.枢椎骨折

(1)齿突骨折:按骨折部位分型(Anderson-D'Alonzo):Ⅰ型(齿突上部骨折);Ⅱ型(齿突基底部骨折);Ⅲ型(枢椎椎体上部骨折)。Ⅰ型较少见,Ⅱ型最多见,生物力学实验证实此类骨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齿突受到了侧方或斜向的暴力所致(图1)。

图1 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2)枢椎峡部骨折(Hangman骨折):过伸和屈曲的作用力会造成枢椎双侧椎弓根的骨折,外伤性的枢椎峡部骨折以前常见于绞刑。按照Levine分型:Ⅰ型骨折是指骨折端无成角,并且移位不超过3mm;Ⅱ型是指骨折移位超过3mm;ⅡA型是指骨折不但发生了移位,而且C2/3间盘损伤严重,发生了明显的成角畸形,仅有前纵韧带保持完整;Ⅲ型是指峡部发生了骨折脱位,出现C2/3小关节的交锁,Levine认为它属于一种原发性的屈曲-压缩性损伤(图2)。

图2 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

(3)枢椎椎体骨折:多为轴向压缩力所致,椎体的斜型骨折和泪滴骨折较常见,而横形骨折少见。

4.寰枢椎脱位

(1)前脱位:最多见。寰椎横韧带断裂及齿突骨折会造成寰枢椎的脱位。寰椎齿突间距离(atlas-dens interval,ADI)超过 3mm 时,就应怀疑有脱位的存在。

(2)后脱位:牵张过伸型作用力会造成后脱位。

(3)寰枢椎旋转固定:好发于10岁以下小儿。外伤以及炎症是主要的病因。急性或亚急性的炎症后,会出现斜颈和颈椎的侧屈。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寰枕脱位 

一般保守治疗无效,通常需行后路切开寰枕融合内固定术。

2.寰椎骨折 

如果侧块移位<7mm,则横韧带完整,属于稳定性骨折,保守治疗如佩戴硬支具或halo架即可,而如移位超过7mm,横韧带已断裂,则为不稳定骨折,需要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

3.枢椎骨折 

Hangman骨折通常行后路C2~3椎体融合内固定术。

4.齿突骨折后会造成寰椎向后脱位,进而压迫脊髓,从而需要手术治疗。新鲜的Ⅱ型齿突骨折可采用前路,打入1枚或2枚空心螺钉来固定。而陈旧的齿突骨折,如果能复位,可以行后路Magerl+Brooks手术;如果已无法复位,也可以行寰椎后弓切除,单独Magerl螺钉固定。Ⅲ型骨折的骨折线主要经过松质骨,故一般均会自行愈合。

5.寰枢椎脱位 

以前脱位最常见。一旦诊断成立,均需行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预后和康复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骨科学(第2版),第2版,978-7-117-22817-6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