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neumococcal pneumonia

概述

1.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

2.链球菌肺炎的典型表现。

3.链球菌肺炎的治疗。

肺炎链球菌是CAP的重要病原菌,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可轻可重,也是重症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所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病因学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常寄生于正常人呼吸道,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带菌率可达40%~70%,但仅在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或全身抵抗力削弱时才致病。因此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发病前常有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受寒、饥饿、疲劳、醉酒、吸入有害气体、外科手术、昏迷、肿瘤、心力衰竭、长期卧床等。肺炎链球菌经上呼吸道吸入肺泡并在局部繁殖,该菌本身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性主要在于它含有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根据荚膜抗原性,肺炎链球菌已分出86个血清型,成人致病菌以1~9型居多,其中第3型毒力最强;而儿童多为6、14、19及23型。细菌侵入肺泡引起充血、水肿和渗出,随炎症渗液经肺泡间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可累及整个肺叶。以往常以此作为大叶性肺炎的典型,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以轻症或不典型病例多见。 

流行病学

肺炎链球菌是CAP的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链球菌肺炎的总体发病率大约为每年每10万人中200例,其中每10万患者中9~14人有菌血症。此病在美国每年造成约4万人死亡。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报告显示,肺炎链球菌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耐药趋势

我国成人CAP患者中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高耐药率有别于欧美国家。我国近几年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已在90%以上,对阿奇霉素耐药率达88.1%~91.3%,对克林霉素耐药率在85%以上。而欧美国家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2.9%~39%和4.3%~33.3%。

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口服青霉素耐药率达24.5%~36.5%,对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39.9%~50.7%,但对注射用青霉素(1.9%)和三代头孢菌素(13.4%)耐药率较低。肺炎链球菌对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98%)。我国近几年耐药性监测报告显示,成人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耐药率约为1.0%~1.8%,对左氧氟沙星为1.9%~5.9%。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10~3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80%以上),分类核左移并可见中毒颗粒。酒精中毒、免疫力低下及年老体弱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减少,提示预后较差。

(2)病原体检查

病原学诊断是金标准,但确诊很困难,具体方法包括:①痰涂片及荚膜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染色阳性双球菌,2~3次新鲜痰检为同一细菌有意义;②痰培养加药敏有助于确定菌属并指导有效抗生素的使用,干咳无痰者可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导痰;③血培养致病菌阳性者可做药敏试验;④脓胸者应做胸腔积液细菌培养;⑤对重症或疑难病例,有条件时可采用下呼吸道直接采样法做病原学诊断,如防污染毛刷采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经胸壁穿刺肺吸引(LA)、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TTA)。

(3)胸部X线

①早期病变肺段纹理增粗、稍模糊;②典型表现为大叶性、肺段或亚肺段分布的浸润、实变阴影,可见支气管气道征及肋膈角变钝;③病变吸收较快时可出现浓淡不均假空洞征;④吸收较慢时可出现机化性肺炎;⑤老年人、婴儿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⑥约25%可以出现胸腔积液,但脓胸和空洞不多见。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抗生素耐药使得肺炎链球菌的治疗变得复杂。对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近年来其对青霉素耐药的增加速率已趋于稳定。由于以前较低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界限与较高的临床成功率不相符,现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敏感菌株定义为青霉素MIC≤2mg/L,高度耐药定义为MIC≥8mg/L,这明显降低了青霉素的耐药率判断标准。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于青霉素MIC<2mg/L的肺炎链球菌,首选抗感染药物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拉氧头孢及头霉素类。次选抗感染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克林霉素、多西环素、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对于青霉素MIC≥2mg/L的肺炎链球菌,首选抗感染药物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喹诺酮类。次选抗感染药物包括大剂量氨苄西林(2g静脉滴注,6小时一次)、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洛林。

近期的抗生素使用史可能会增加肺炎链球菌对该种(或该类)抗生素耐药的可能。因此,临床医生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要注意分析耐药可能性,避免使用之前90天内曾使用过的抗生素。

来源
内科治疗学,第3版,978-7-117-12621-2
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社区获得性肺炎,第1版,978-7-117-25192-1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第1版,978-7-117-05719-6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