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train of lumbar muscle

中文别名 :腰背肌肉筋膜炎;姿势性腰痛;功能性腰痛

概述

腰肌劳损(strain of lumbar muscle)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腰背部慢性软组织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多由急性腰扭伤后治疗不当;由于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体位,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等引起。腰骶椎先天性畸形者,腰骶部两侧活动不一致,更易导致腰骶部软组织的疲劳而引起腰痛。患者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天气变化有关。腰肌劳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急性腰扭伤未获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腰部软组织劳损,使腰肌容易疲劳且易出现疼痛,称慢性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劳损。

病因学

1.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腰部慢性、间歇性的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状不重,酸痛部位广泛,但讲不清楚具体的疼痛点,经充分休息后,症状不一定能消除,腰部容易疲劳有烦扰不适感。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久坐、久立后,伸腰活动,改变体位才稍感轻松;劳动后腰局部症状即明显加重,酸痛可向臀部、大腿内侧放散。遇阴雨天,症状加重,天气晴朗时酸痛可缓解。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腰肌劳损的治疗应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西医方面治疗腰肌劳损包括:改变工作环境和习惯;锻炼腰背肌,避免受凉,口服抗炎镇痛药和肌松药,疼痛明显者可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治疗腰肌劳损,中医尤其独到之处,包括针灸疗法、手法推拿、小针刀疗法、中药外敷等,其中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效果可靠,但是应该由有经验的中医师来操作,切不可暴力推拿。

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可以加快康复并巩固疗效。康复后的保健至关重要。

预防

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加强休息,防止转成慢性。防寒防湿,避免受凉。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防止过劳,注意有劳有逸。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状态,肌力及韧带弹性良好者,发生劳损机会少。若需作腰部用力或弯曲的工作时,应定时做松弛腰部肌肉的体操,可作前俯后仰、左右侧屈、风摆荷叶、仰卧举腿、飞燕点水等。

来源
全科医生实用手册,第1版,978-7-117-29231-3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