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烧伤很常见,往往伴颜面或上胸部烧伤。其中热液体由上往下溅者,热液积存于颈前衣领口,使颈部烧伤较颜面部深。颈部皮肤薄而松软,皮下紧密连接颈阔肌,此对于维持颈前皮肤的伸缩和开关有密切关系。从美容和颈部深层包含的各项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而言,颈部烧伤的处理与早期修复有其特殊性。
颈部烧伤后常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及功能障碍,颈部单侧烧伤后瘢痕挛缩可导致颈部向一侧倾斜,儿童颈部挛缩还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颈部烧伤植皮术后姿势的维持对于保证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颈部烧伤后一旦创面愈合,应尽早应用颈部矫形器。文献报道,早期使用矫形器可使颈部挛缩的发生率由37%降至9%。颈部烧伤的患儿,生长发育变化快,极易出现再次挛缩,需行手术植皮或皮瓣移植。因此,除了设计能符合生长变化的矫形器外,还需要充分考虑患儿的生长发育及面颈部骨性结构的特点,提供合理的支持力点(图1)。


图1 烧伤后颈部矫形器
颈部矫形器主要利用下颌与双肩、前胸的支撑力,可以有效防止瘢痕挛缩导致颈部屈曲畸形。常用的颈部矫形器有:颈前的热塑板材颈托(图2)、全接触式颈部矫形器(图3)、弹性颈托(图4)、颈部术后固定颈托(图5),以及软性预制颈托(图6)等。当颈部的位置变换时,如由仰卧位到直立位,需制作不同的矫形器来适应体位变换。无论选择何种颈部矫形器,设计原则是相同的,应在上颌骨之下并从颏部开始,矫形器的边缘需向外张开,使其不影响正常唇的闭合及下颌骨的生长。颈部矫形器使用时间可从数月到一年,设计科学合理的颈部矫形器可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图2 颈前部热塑矫形器
支撑点选在下颌、双肩、前胸

图3 全接触式颈部矫形器
除下颌、双肩、前胸外,还有背部及枕部支撑

图4 弹性颈托

图5 颈部术后固定颈托

图6 软性预制颈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