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中文别名 :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英文别名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FGID;functional dyspepsia,FD;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概述

因不良减重导致的胃肠道问题多而复杂,其中最常见的是腹胀和排便异常(包括腹泻和便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腹胀患病人数日益增多,在普通人群中有10%~30%受腹胀症状的影响,其中16%的患者因腹胀就医,且近一半的就医患者采用药物缓解。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前提下,腹胀主要由精神因素引起,又称为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部胀满感、压迫感或者气体堵胀感和/或视觉可见的腹部膨胀。功能性腹胀国人患病率约22.25%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女性更多见,常表现为腹胀与腹泻交替出现。

排便异常同样困扰着很多减重人士。大便的频率和性状取决于饮食习惯与成分,正常人每日大便次数可多至3~5次。因此,腹泻的诊断不易量化。腹泻是指排便频次、排便量与大便水分较平时明显增加。便秘,则是指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便频次减少。在国内的发病率高至3%~17%,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同时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排除器质性原因,便秘与饮食、药物和情绪的相关性非常密切。

病因学

除了器质性病变以外,特殊饮食、滥用代餐产品、泻药、减重中的情绪压力都是导致腹泻和便秘的常见因素。紧张、焦虑、烦恼等情绪,均可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慢性的、反复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统称为胃肠功能紊乱或者胃肠神经官能症。包括功能性反酸、吞咽障碍、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长期便秘、腹泻、腹胀等,而这些症状往往在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指标中并无异常发现。胃肠道功能紊乱主要是由肠道神经功能性变化引起。肠道活动由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干、大脑皮层和脊髓)的共同支配,上述神经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有可能导致胃肠道症状,也就是所谓的脑-肠轴(brain-gut axis)系统(图1)。

图1 脑-肠轴系统

除此之外,长期过度节食和特殊饮食也会导致消化问题。研究发现通过生酮饮食减重的群体中,有33%的人便秘,另有少部分人出现腹泻。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的特殊饮食中,如哥本哈根饮食、旧石器时代饮食等,原因包括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导致便秘、宏观营养素配比不均导致胃肠道不耐受,以及在减重过程中的情绪问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等。

特殊饮食中的部分营养素(如咖啡因、纤维素、代糖)和泻药、减肥药也会改变排便习惯。这些物质会增加肠道的渗透压,使水分大量聚集而引起渗透性腹泻(表1)。

表1 造成腹泻与便秘的膳食和药物因素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而言,西医治疗无根治性特效药,多以调节胃肠动力、纠正内脏感觉过敏、改善中枢情志、调节肠道菌群为主。中医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纠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为主要目的。在治疗初期,应该找出诱因,对因治疗。譬如在减重过程中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应排查是否由于错误的饮食习惯或滥用药物导致。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疗效才会提高。

1.功能性胃胀防治

饮食均衡并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功能性腹胀,并减少复发。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粗粮可大量产生氢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应减少摄入;适量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戒烟忌酒。

改变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期不大便,导致肠道产气增多;调整心态,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少会导致腹胀的药物(如减肥药,减肥茶等)。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功能性腹泻的治疗

(1)纠正腹泻后的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问题:

适量补充口服补液盐(ORS)以补充丢失的水分与电解质,重置酸碱平衡(WHO推荐标准ORS调配方法:1L蒸馏水中加入2.5g食盐、13.5g糖、3g小苏打、1.5g氯化钾,在家调配时可忽略小苏打和氯化钾,糖可用果汁或米汤代替)。

(2)降低肠道易激惹状态,促进排便规律的恢复:

①避免肠道刺激性食物,如高糖饮料、奶制品、含有糖醇的饮品和食物、咖啡因、酒精等;②避免高纤维食物和产气食物,如十字花科类蔬菜、豆制品、粗粮和坚果;③含有果胶的食物,比如香蕉、苹果(去皮易消化)、草莓等,可帮助大便成形;④待胃肠道症状好转后,可初步选用低纤维、低脂食物,根据耐受情况逐步进阶至正常饮食。

(3)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可长期服用益生菌或含有益生菌、益生元的食物(如酸奶等)帮助肠道菌群重建。

3.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短期便秘可借助通便药物缓解;长期便秘患者应:①优化饮食习惯;②保证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8g;③每日饮水量达到2 000ml;④养成运动的好习惯;⑤经过饮食评估后,必要时可考虑相关的膳食补充剂,如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纤维等。

来源
营养与疾病预防——医学减重管理手册,第1版,978-7-117-31444-2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