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racture of cuneiform
楔骨有3块,位于足舟骨前方,呈不规则的立方形,依次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内侧楔骨最长,尖朝背侧,底部向跖侧,其背面狭窄,为韧带附着部,跖面粗糙,有腓骨长肌、胫骨前肌和部分胫骨后肌腱附着。中间楔骨最短小,在内侧楔骨的外侧,基底部向背侧,尖朝跖侧,背侧及跖侧粗糙,有韧带和肌肉附着。外侧楔骨背面粗糙,呈长方形,为韧带附着处,跖面钝圆,为足底肌的附着部(图1)。

图1 楔骨解剖示意图
共统计2010—2011年成人楔骨骨折患者552人(552例骨折部位),占总骨折人数的0.15%,其中左侧281人,右侧271人,男性343人,女性209人,男女比例为1.64∶1。
流行病学特点如下:①男性多于女性;②楔骨骨折的高发年龄段是36~40岁,男性和女性高发年龄段分别是26~30岁、46~50岁;③楔骨骨折的高发类型是85-A型;④楔骨骨折的高发组是85-A1;⑤内侧楔骨骨折例数最多。
楔骨骨折中撕脱骨折最为常见,常由韧带牵拉等间接暴力所致,主要是足位于内翻或外翻位时,足突然的跖屈由跗间韧带牵拉造成,因此部分患者伴有脱位或半脱位。
根据OTA分类原则,楔骨的编码为85,将楔骨骨折分为:85-A型楔骨非粉碎骨折,85-B型楔骨粉碎骨折(图2)。

图2 楔骨骨折分类树形图
无移位的楔骨骨折或有跗间关节半脱位、脱位的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可用短腿石膏固定4~6周。楔骨粉碎骨折或伴跖跗和跗间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成功时应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或跖跗关节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