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anic episode

概述

躁狂发作一般起病较急。以持续的情绪高涨或者易激惹为核心症状,伴有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活动增多、食欲性欲增强、睡眠需求减少等。典型躁狂发作的临床相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也称“躁狂性兴奋”。

类型

临床类型包括轻躁狂、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

1.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躁狂发作标准。

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除了在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除了在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4.复发性躁狂症

(1)目前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1次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

(2)从未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双相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

(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躁狂发作。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各类躁狂发作均以药物治疗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1.药物治疗

以心境稳定剂为主。目前比较公认的心境稳定剂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卡马西平、丙戊酸盐。临床证据显示,其他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加巴喷丁)、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与氯氮平等),也具有一定的心境稳定作用,可作为候选的心境稳定剂使用。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疗效和提高临床治愈率,即在急性期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锂盐或丙戊酸盐治疗较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疗效更好。

(1)锂盐

锂盐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治疗躁狂的总有效率约为70%。临床上常用碳酸锂,既可用于躁狂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碳酸锂一般起效时间7~10天。急性躁狂发作时碳酸锂的治疗剂量一般为1000~2000mg/d,一般从小剂量开始,3~5天内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分2~3次服用,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维持治疗剂量为500~750mg/d。老年及体弱者、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应适当减小。

锂盐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治疗中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外,应监测血锂浓度,并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血锂浓度调整剂量。急性治疗期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6~1.2mmol/L,维持治疗期为0.4~0.8mmol/L,血锂浓度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中毒。老年患者血锂浓度不宜超过1.0mmol/L。

锂盐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多尿、多饮、手抖、乏力、心电图的改变等。锂盐中毒则可有意识障碍、共济失调、高热、昏迷、反射亢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等,必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抢救。

(2)抗癫痫药

当碳酸锂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碳酸锂治疗时可选用此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丙戊酸盐(钠盐或镁盐)和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成人用量可缓增至800~1200mg/d,最高不超过1800mg/d,维持剂量400~600mg/d,推荐治疗血药浓度为50~120μg/ml。许多研究显示丙戊酸对急性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与锂盐相同,在用药第5天后开始起效。丙戊酸盐对混合发作、快速循环发作的疗效与单纯躁狂发作的疗效接近。该药可与碳酸锂联用,但剂量应适当减小。丙戊酸盐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震颤、体重增加等。卡马西平成人用量可缓增至1000mg/d,最高1600mg/d,维持剂量200~600mg/d,推荐治疗血药浓度为4~12μg/ml。卡马西平适用于锂盐治疗无效、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发作的患者。该药也可与锂盐联用,但剂量应适当减小,常见不良反应有镇静、恶心、视物模糊、皮疹、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异常等。

(3)抗精神病药物

对严重兴奋、激惹、攻击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患者,治疗早期可短期联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患者需要较长时间连用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能较快地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和精神病性症状,疗效较好,但有诱发抑郁发作的可能,应尽量选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等均能有效地控制躁狂发作,疗效较好。在所有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急性躁狂发作的研究中,奥氮平治疗躁狂及混合发作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与锂盐、氟哌啶醇、丙戊酸钠疗效相当,而奥氮平联合锂盐或丙戊酸盐的疗效更佳。但要注意过度镇静、直立性低血压、体重增加和糖脂代谢异常等问题。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均能有效地控制躁狂发作的兴奋症状,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体重增加和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很少见,也较少导致或加重抑郁障碍症状。氯氮平虽对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显著,但由于易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如粒细胞缺乏、抽搐发作等),氯氮平和碳酸锂合并治疗可用于难治性躁狂发作。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视病情严重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而定。

(4)苯二氮䓬类药物

躁狂发作治疗早期常联合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以控制兴奋、激惹、攻击、失眠等症状。对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的急性躁狂患者可代替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合用。在心境稳定剂疗效产生后即可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因其不能预防复发,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药物依赖。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可分为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急性治疗期是为了控制症状、缩短病程。该期治疗应充分,并达到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如非难治性病例,一般情况下6~8周可达到此目的。巩固治疗期是为了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该期主要治疗药物剂量一般应维持急性期水平不变。一般巩固治疗时间为3个月左右。如无复燃,即可转入维持治疗期。维持治疗期是为了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

2.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极度兴奋躁动、对锂盐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使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起效迅速,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一般隔日一次,4~10次为一疗程。合并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病程与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精神病学(第8版),第1版,978-7-117-26665-9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情感障碍,第1版,978-7-117-11757-9
精神病学,第1版,978-7-117-11306-9
精神疾病专辑,第1版,978-7-117-19415-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