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其他皮肤病,临床上把前二者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
(一)概述
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的外阴疾病。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恶变率2%~5%,确诊靠组织学检查。
1.症状 外阴瘙痒,患者多难以忍受。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前庭、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病变可呈孤立、局灶性或多发、对称性。
2.体征 早期病变:皮肤呈暗红或粉色,角化过度部位呈白色;晚期病变:皮肤如皮革,色素增加,苔藓样变,重者可见搔抓痕、皲裂、溃疡。
(三)鉴别诊断
1.外阴白癜风
外阴皮肤出现界限分明的发白区,表面光滑润泽,质地完全正常。系黑色素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无自觉症状,身体其他部位也多可发现相同病变。
2.特异性外阴炎
假丝酵母菌外阴炎、滴虫外阴炎、糖尿病外阴炎等分泌物及糖尿病长期刺激,均可导致外阴表皮角化过度、脱落而呈白色。假丝酵母菌外阴炎、滴虫外阴炎均有分泌物增多、瘙痒,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病原体;若外阴皮肤对称发红、增厚,伴有严重瘙痒,但阴道分泌物不多,可能为糖尿病外阴炎。特异性外阴炎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白色区随之消失。
3.外阴上皮内瘤变
老年女性,多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及溃疡,程度轻重不一,多为单发病灶。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4.外阴癌
外阴病变反复治疗无效,且出现溃疡长期不愈,特别是结节隆起时,应警惕局部癌变的可能,局部活检确诊。
(四)诊断要点
病理检查可确诊,病理为表皮层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但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无异型性。
(五)治疗
局部治疗结合物理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严禁搔抓,提倡温水洗外阴,穿纯棉内裤。忌烟酒及食辛辣过敏食物。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如曲安奈德软膏、氟轻松软膏,每日涂擦3~4次;瘙痒缓解后改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等。
3.物理治疗 聚焦超声(HIFU)、CO2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冷冻、波姆光治疗,破坏深达2mm的皮肤层。
4.外科治疗 仅适用:①已有不典型增生、恶变或恶变可能;②反复药物或物理治疗无效者。
(六)注意事项
1.若外阴病变反复治疗无效,且出现溃疡长期不愈,特别是结节隆起时,应警惕局部癌变的可能,及早行局部活检确诊;
2.活检取材应在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部位多点取材。
(一)概述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变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绝经妇女最常见,其次为幼女。
1.症状 外阴病损区瘙痒及烧灼感。
2.体征 病损常位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及肛周,多呈对称性。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干燥易皲裂。阴蒂常萎缩与包皮粘连,小阴唇萎缩,阴道口挛缩、狭窄。
(三)鉴别诊断
1.老年外阴生理性萎缩 仅见于老年妇女,其外阴萎缩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相同,表现为外阴皮肤各层及皮下脂肪层均萎缩,且无任何症状。
2.外阴白癜风 外阴皮肤出现界限分明的发白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表面光滑润泽,质地完全正常。无自觉症状,都为后天发生,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黑素细胞减少或消失,朗罕细胞增多。
3.慢性非特异性皮炎 亦可表现外阴皮肤发白,但本病多表现有外阴奇痒、烧灼感,以阴蒂较重,局部变白区呈花斑状,表皮增厚、干燥。而外阴白癜风则无此变化。局部病理活检可协助鉴别诊断。
(四)诊断要点
病理检查可确诊,病理为表皮萎缩、过度角化及黑素细胞减少,造成外阴苍白伴皮肤皱缩,极少发展为外阴癌。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治疗相同。
2.局部药物治疗 丙酸睾酮、黄体酮油膏、0.05%氯倍他索软膏、1%氢化可的松软膏(幼女硬化性苔藓变)。
3.物理治疗 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治疗相同。
4.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治疗相同。因恶变几乎极少,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六)注意事项
1.幼女硬化性苔藓至青春期时有自愈可能,现多主张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擦局部,症状多可缓解,但仍应长期定时随访。
2.硬化性苔藓应与老年生理性萎缩相区别。
3.活检取材应在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部位多点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