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
概述

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急性支气管感染,多见于婴幼儿。主要感染病原是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也可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中,以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以及腺病毒占多数。凡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均可成为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在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是肺炎链球菌、A组β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变态反应、慢性鼻炎、咽炎、气管、支气管异物及空气污染等可为本病的诱因。免疫功能低下、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病因学

可有以下方面的发病因素:

1.感染因素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较常见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2.解剖特点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比较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故其黏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从而产生喘鸣音。

3.过敏体质因素婴幼儿患病毒感染者很多,仅一小部分患儿呈喘息性支气管炎表现,提示同一病毒在不同个体中所产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机体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一般化验

病毒感染者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多增高,严重病例也可减少,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2.病原学检查

鼻咽分泌物病毒分离、抗原及血清学检测可明确病原。

3.X线检查、胸片

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一般治疗

同上呼吸道感染,宜经常变化体位,多饮水,必要时可做雾化吸入治疗湿化气道,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

2.控制感染

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可用三氮唑核苷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也可用α-干扰素肌注,但其疗效不肯定。怀疑有细菌感染者则可用青霉素类,如系肺炎支原体感染,则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对症治疗

一般不用镇咳剂或是镇静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响黏痰咳出,以化痰为主。喘憋严重时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及特布他林等,也可用氨茶碱,每次2~4mg/kg,6小时一次;或氨茶碱缓释片,每次2~4mg/kg,12小时一次。喘息严重或其他治疗不能控制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甲泼尼龙1~2mg/(kg·d),数小时内静脉滴入。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内科诊疗常规(上册),第1版,978-7-117-11566-7
护理学原理与实践,第1版,978-7-117-06384-X
儿科急诊医学手册,第1版,978-7-117-21001-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