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umors of renal pelvis
肾盂癌发病高发年龄为75~79岁,很少在40岁以前发生,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为2~3∶1。肿瘤多为单侧发生。左右发病无明显差异,两侧同时发生者,占2%~4%。肾盂癌以尿路上皮癌最为多见,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少见。后两者约占肾盂癌的15%,它们的恶性程度远较移行细胞癌为高。
肾盂癌患者发生膀胱癌的概率较高,因此如发现肾盂肿瘤则需常规进行膀胱检查。
肾盂肿瘤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了解的致癌因素有:
1.吸烟
与膀胱癌相似,吸烟是引发肾盂肿瘤的最重要的可变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发病率约为非吸烟者的3倍。其危险率随吸烟的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2.职业接触
化学致癌物质有染料、皮革、橡胶、油漆等工业原料中的芳香伯胺类物质如β-萘胺、联苯胺等。肾盂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3.中西药物
如服用某些中药中含马兜铃酸及长期服用非那西汀类药物者。
4.局部刺激
感染或结石存在,引起肾盂黏膜长期炎症,可引起鳞癌或腺癌。
5.其他
囊性肾盂肾炎、腺性肾盂肾炎可以发展成为肾盂癌。
肾盂肿瘤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①移行细胞癌(TCC),约占肾盂肿瘤的90%以上;②鳞状细胞癌,占肾盂肿瘤的7%;③腺癌,少见,不到所有肾盂肿瘤的1%;④其他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罕见,为良性肿瘤但有恶变趋势。非上皮性肿瘤:非常罕见,包括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瘤、癌肉瘤和小细胞癌等。
移行细胞癌的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扁平癌。移行细胞癌分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似。自1973年WHO分类采用移行细胞癌Ⅰ级(TCCⅠ)、Ⅱ级(TCCⅡ)和Ⅲ级(TCCⅢ)分级方法以来,病理学和泌尿外科学界广泛采用该三级分级体系,即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良好(Ⅰ级)、中等分化(Ⅱ级)和分化差(Ⅲ级)。Ⅰ级和Ⅱ级多呈乳头状生长,分别占肾盂肿瘤的20%和60%;Ⅲ级多呈实性或浸润性,约占肾盂肿瘤的20%。
鳞癌约占肾盂肿瘤的7%左右,病变扁平,质硬,迅速浸润达肾脏周围、肾门及区域淋巴结,诊断时可能已有转移,预后差。腺癌极为少见(表1)。
表1 TNM分期

(一)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肾盂肿瘤的主要手段。
1.B超检查
对早期肾盂肿瘤的诊断率不高,但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肾盂肿瘤可作出正确的诊断。肾盂癌在超声的典型表现为:可见分离的集合系统中出现实性结节,内呈低回声,边缘不整,内有细小回声点,约半数显示瘤内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彩超对区分血块有一定的帮助。可鉴别肿瘤与阴性结石。
2.尿路造影
检查包括IVU及RPG,是诊断肾盂肿瘤的主要方法。肾盂肾盏内乳头状、菜花状或不规则状充盈缺损,有时显示肾盂肾盏毛糙。位于肾盂漏斗部的肿瘤可以引起肾积水,需作逆行肾盂造影才能显示肿瘤全貌。
3.CT检查
肾窦内见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块,CT值为30~40Hu,较尿液密度高,增强后轻度强化,而正常的肾脏实质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相,由于集合系统内造影剂的衬托下,肾盂肾盏内见充盈缺损。
4.CTU(CT-Urography)
通过螺旋CT获得单一的水平影像后,利用多层扫描、最大强化影像(MIP)、平均强化影像(AIP)技术对泌尿系统进行重建,得到了满意的尿路造影图像。良好的CTU可取代IVU。
5.MRI
MRI对肾盂肿瘤的主要诊断作用在于:①判断常规肾盂造影及增强CT扫描出现的充盈缺损的性质,因为MRI软组织分辨力强。②确定肿瘤的侵及范围,有助于肿瘤分期。必要时也可采用MRU(MRI-Urography)诊断方法。
(二)膀胱镜检查
肾盂癌常为移行上皮细胞癌,有时合并膀胱癌。因此应常规行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癌。膀胱镜检查可同时行逆行肾盂造影及留取肾盂尿作常规检查、脱落细胞检查,有重要诊断价值。
(三)输尿管镜检查
输尿管检查能直接观察及留取组织活检,准确性好。细管径的硬镜及软镜可观察到全部集合系统,新的活检器械可获得大块的组织标本,因此,输尿管镜加活检肾盂癌的诊断准确性最高。
(四)细胞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其阳性率不高,常需反复多次检查。低级别肿瘤的阳性率低于20%,高级别肿瘤、原位癌阳性率较高可达60%。
由于尿路肿瘤的多中心发病及种植转移的特点,肾盂癌单纯肾切除术后输尿管残端、输尿管开口周围膀胱壁发生肿瘤复发的可能性达16%~58%,但对侧复发的可能性相对很小,所以肾盂癌原则上应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对特殊病例可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内镜手术或药物灌注等治疗。
(一)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
肾盂肿瘤根治性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经诊断为肾盂肿瘤,排除转移后,若对侧肾脏健全,可施行根治性切除。切除范围包括患侧肾、肾周脂肪、筋膜及肾门淋巴结,输尿管全段、输尿管膀胱开口作袖套状切除部分膀胱壁。术后应按膀胱肿瘤进行随访、复查。放射治疗效果不肯定,化疗可考虑应用顺铂、阿霉素,但疗效不理想。
(二)单纯肾切除术
Ⅰ期肾盂癌单纯肾切除术后残端复发率低于7%,预后与根治术相近,所以对单发、分化良好的肾盂癌如必需时可考虑行单纯肾切除术。
(三)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盂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复发率高于50%,所以,只有在对侧肾功能不良或双侧肿瘤时才考虑此术式,包括:肾部分切除术、肾盏切除术、肿瘤切除术或电灼术等。
(四)内镜治疗
1.输尿管镜
适用于单发、分化良好的、不愿意或不能耐受根治手术的患者。输尿管镜操作管径小,只能治疗较小的肿瘤(<1.5cm)。由于复发率较高,术后应严密随访。
2.经皮肾镜
适用于输尿管镜无法接近的肾盏肿瘤、较大的肾盂肿瘤(>1.5cm)、既往有手术史、输尿管镜无法置入者。可更好地观察集合系统、易于操作、完整地切除较大肿瘤。其缺点可引起出血和种植转移的可能。
(五)放疗化疗
放疗作为辅助治疗用于肾盂肿瘤术后较多,但效果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对于分级高的肿瘤有一定的疗效。但化疗是唯一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的应用与膀胱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