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

英文缩写
GVHR
概述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由移植物中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致敏、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攻击受者靶组织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这种反应给受者造成严重后果,最后可导致移植失败。由GVHR所引起的宿主的全身性疾病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发生于移植后3个月以内。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骨髓衰竭疾病、血液病以及其他肿瘤中的广泛应用,GVHD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GVHD主要见于骨髓移植,也见于小肠移植、脾移植、肝移植以及输血等。GVHD是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40%~60%),累及多种器官且病情较重,是影响骨髓移植疗效的主要并发症。 

免疫学机制

GVHR是因植入的移植物中T淋巴细胞对抗表达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同种抗原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病理过程。一旦发生,一般均难以逆转,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能会威胁受者生命。GVHR的发生依赖于下列条件:①受者与供者间HLA位点不符;②移植物中有足够数量的活性免疫细胞,尤其是成熟的T细胞;③移植受者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状态(被抑制或免疫缺陷)。理论上,骨髓移植供、受者遗传背景的差异可导致HVGR和GVHR,但由于骨髓移植病人多伴有严重免疫缺陷,故实际上很少发生明显的HVGR。

刺激GVHR的主要靶抗原来自宿主淋巴造血系统分化的细胞。在这个系统的多种细胞中,最强的刺激物可能是树突状细胞。对同种抗原反应后,移植物中T淋巴细胞增殖成熟,既有细胞毒性T细胞,又有辅助性T细胞,既能直接损害宿主靶组织,也能刺激其他细胞增生,特别是NK细胞和巨噬细胞来破坏宿主靶细胞。这些T细胞同时也产生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可能有一定加重病变作用。GVHR产生的机制较复杂,但T细胞在GVHR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其中CD4+和CD8+ T细胞在GVHR发生中均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造成GVHR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骨髓移植后,受者体内异常增多的细胞因子主要有两个来源:①对骨髓移植物进行预处理所致毒性作用、感染、受者原发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细胞因子分泌失调。②供者骨髓中识别受者同种抗原的T细胞被激活,分泌细胞因子并表达细胞因子受体,导致供者T细胞被进一步激活,形成正反馈调节环路,并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过量产生的细胞因子,其本身即具有强细胞毒性,有的还可激活NK细胞和CTL等效应细胞,使之发挥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活化的T细胞所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GVHR损伤机制,其中IL-2、IL-6、TNF-α、IFN-γ等的作用尤为重要。

对供受者HLA-A、B、C、D、DR、DQ相合,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实验阴性者在进行骨髓移植时,仍可在移植后出现轻度的GVHR。其原因可能是:①进行骨髓移植的病人多为白血病病人,白血病的抗原表达与受者自身的HLA不同;②白血病病人,尤其是没有缓解的病人,其HLA型别表达程度较弱,而且有交叉反应,供受者间HLA型别表达不同可造成弱的GVHR;③HLA配型时,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HLA-Ⅲ类抗原的检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病理学

1.急性GVHD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急性GVHD的病变多累及皮肤、肠道和肝脏。急性GVHD时皮肤病变的病理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①皮肤表皮层不同程度角化不良,有时仅剩一层核浓缩细胞;②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可发生空泡变性或液化,胞核固缩或消失,发生凝固性坏死时,出现典型的木乃伊细胞,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攻击并呈卫星状分布,称为卫星淋巴细胞;③真皮内血管周围渗出,出现不同程度水肿、胶原纤维肿胀和小出血灶;④真皮表皮连接处CD8+细胞毒T细胞和NK细胞浸润;⑤严重者出现覆盖表皮的块状坏死等。除外尚有湿疹样组织反应(如表皮层中海绵层水肿、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但基底细胞无损伤、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水肿、单个核细胞浸润)。

病变累及肠道时以小肠黏膜改变为主,出现:①黏膜下层水肿;②肠隐窝不同程度变性坏死,也可有增生;③上皮细胞坏死;④固有层、肌层及上皮的供者型细胞浸润。

肝脏在急性GVHD时病理组织学的主要改变有:①小胆管是最常出现损害的部位,病变包括小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胆管结构破坏、小胆管数量减少;②常出现局灶性肝细胞嗜酸性变或坏死;③部分小胆管扩张,伴胆汁淤积而出现胆汁淤滞性肝炎改变;④汇管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些病理特征有时很难与急性病毒感染相区分。

2.慢性GVHD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慢性GVHD时,常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以致多种组织损害,其中以皮肤慢性损害最多见,对诊断有帮助。

皮肤慢性GVHD组织学改变为:①表皮棘细胞层增厚,皮肤外形呈弓形;可见到颗粒细胞层增生和致密的正常表皮角化过度;②基底层和棘细胞层下部有少量基底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其周围出现卫星状分布的淋巴细胞浸润;③紧贴着上皮见有炎性浸润物呈扩散的点状分布,炎性浸润物主要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mastcell)组成。

肝脏慢性GVHD的组织病理学与急性之间,区别不像皮肤那样明确。肝脏慢性GVHD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呈现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慢性肝炎改变(如小叶性肝炎、持续性肝炎、慢性间隔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同时汇管区由于多量炎性细胞(主要是浆细胞)浸润而扩大。小叶内坏死性病变比较轻微,偶可见桥接性坏死和碎片性坏死。 

来源
移植学(上、下册),第1版,978-7-117-14772-9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